第120章 狀元拒官投書院_天賜良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賜良臣 > 第120章 狀元拒官投書院

第120章 狀元拒官投書院(1 / 1)

紫禁城太和殿前,新科狀元方以智跪在丹陛之下。陽光照在他深藍色的貢士袍上,胸前金花熠熠生輝。按慣例,接下來他將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踏上仕途青雲路。

"方卿才學俱佳,"雍正的聲音從上方傳來,"朕特授爾翰林院修撰,入值南書房。"

殿中文武百官紛紛投來豔羨的目光。南書房行走,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親近聖駕的機會!

方以智卻重重叩首:"臣昧死懇請陛下另授臣職。"

滿殿嘩然。雍正眉頭微皺:"哦?卿欲何職?"

"徽州紫陽書院山長。"方以智聲音清朗,"臣願為朝廷培育真才實學之士。"

李辰浩站在朝班中,看著這個年僅二十四歲的狀元郎。方以智在殿試中提出的"廢八股、重實學"主張曾引起激烈爭論,沒想到他竟敢將理念付諸實踐!

退朝後,李辰浩在文淵閣外攔下方以智:"方狀元,翰林清貴,何以棄之如敝履?"

方以智長揖:"李大人明鑒。晚生殿試文章,句句發自肺腑。若今日入翰林,明日便成八股先生,豈不自打耳光?"

他指向遠處排隊等候選官的進士們:"您看這些人,苦讀三十年聖賢書,可有一人知道如何治水防災、測算田畝?晚生願從書院做起,為天下讀書人開條新路。"

一個月後,李辰浩奉旨巡察江南,特意繞道徽州。紫陽書院坐落在紫陽山麓,白牆黛瓦掩映在翠竹之間。踏入書院大門,眼前的景象令他愕然——照壁上竟題著"知行合一"四個大字,而非傳統的"正心誠意"!

方以智親自引路:"大人請看,這是新設的算術齋。"齋內十幾個學子正擺弄算籌,牆上掛著《周髀算經》與西洋幾何圖示。"那邊是農政齋,講授水利田製。"

最令李辰浩驚訝的是藏書閣。推開沉重的樟木門,數千冊書籍整齊排列。方以智悄聲道:"多虧大人暗中相助。"

李辰浩會意。那些標著《朱子語類》的書盒裡,實則是他秘密送來的《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洋著作。

黃昏時分,書院舉行"焚書禮"。方以智當眾將一摞八股範文投入火中:"諸位今日焚此虛文,當立實學之誌!"

火光映照著學子們年輕的麵龐。方以智領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誦聲在山穀間回蕩,驚起一群飛鳥。

李辰浩站在人群邊緣,忽然察覺竹林中有黑影閃動。他不動聲色地退開,循跡而去,果然在圍牆外抓住一個鬼鬼祟祟的漢子。

"小人...小人是莊親王府上的..."那人哆嗦著掏出腰牌,"奉命記錄書院講學內容..."

李辰浩搜出一本密記,上麵詳細記載了方以智某日講授《海國圖誌》的內容,旁批:"妄議夷情,藐視朝廷"。

當夜,李辰浩與方以智在書院後山的涼亭密談。他將密記遞給方以智:"莊親王已盯上你了。"

方以智掃了一眼,竟笑出聲:"我明日便開講《海國圖誌》下冊,請大人轉告莊王爺務必派人來聽。"

"你!"李辰浩又氣又笑,"不要命了?"

方以智正色道:"大人,您可知我為何棄官從教?"他指向山下星星點點的燈火,"那些農戶的孩子,本該學些實用的治水、算術,卻被八股文耽誤終生。若無人敢為先驅,大清永遠不會有自己的牛頓、伽利略!"

李辰浩沉默良久,從懷中取出一份名單:"這上麵的人,可保你一時平安。"名單上是曾在殿試中支持改革的大臣。

方以智卻搖頭:"大人,書院不需要靠山。"他指著講堂上方的匾額,""知行合一"四字,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離彆時,方以智送給李辰浩一冊手稿《教育改革疏》:"請大人擇機呈交皇上。書院成敗事小,天下讀書種子事大。"

回京路上,李辰浩在馬車中細讀那份手稿。方以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縣學增設實用科目;鄉試加試算術策論;翰林院分設"格致"一科...字裡行間,儘是一個年輕狀元的熱血與遠見。

馬車經過一處村莊,幾個孩童在田間追逐嬉戲。李辰浩忽然想起方以智的話:"他們本該學些實用的..."他握緊手稿,心中有了決斷。

京城漸近,李辰浩望向巍峨的城牆。他知道,這份手稿一旦呈上,必將掀起更大的風波。但正如方以智焚毀八股文時所說——"破虛文方能立實學"。

馬車輪聲轆轆,碾過官道上的車轍。李辰浩忽然明白,自己和方以智,不過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讓這個古老的帝國,能夠真正睜開眼睛看世界。

喜歡天賜良臣請大家收藏:()天賜良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睡了全球首富,他居然是初哥! 對不起,我是原魔,玩原神玩的 大小姐重生選夫,小小硬漢拿捏拿捏 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破產後,我成了頂流明星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土中雲中她的裙中 重生七零,大院美人靠靈泉養夫驚全場 同時穿越:我在國產區橫行霸道 驚!我家糧油店通古今,任我周遊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