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共生學校的成立,標誌著無界科技正式從一家商業公司轉型為科研與社會服務機構。但資本市場並不買賬。
"股價又跌了15。"財務總監將最新的財報遞給顧寒舟,"華爾街認為我們放棄了最具商業價值的量子技術。"
顧寒舟掃了一眼數據,神色平靜:"回複他們,無界科技的目標從來不是短期利潤。"
安寧站在窗邊,看著樓下新安裝的量子穩定場發生器——這是他們為量子共生者提供的公共設施,任何出現量子化症狀的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李董事今早又打電話來了。"她輕聲說,"他代表幾位大股東,要求我們至少保留部分商業化業務。"
顧寒舟走到她身旁,握住她的手:"你怎麼想?"
安寧沉默片刻:"我在想,也許我們可以在商業和倫理之間找到平衡點。"
她調出一份計劃書——"量子共生輔助技術",旨在利用量子敏感者的能力,開發不涉及人體改造的醫療和通信設備。
"不追求量產,隻針對特定需求。"安寧解釋道,"比如讓量子敏感者協助漸凍症患者溝通,或者幫助自閉症兒童建立神經連接。"
顧寒舟眼前一亮:"這樣既保留了商業價值,又不會觸碰倫理紅線。"
然而,商業世界從不缺少野心家。
"新銳科技今天發布了"量子共生模擬器"。"技術總監將新聞投影在會議桌上,"他們聲稱可以通過ai模擬量子敏感者的能力,完全繞過倫理問題。"
報道中的畫麵顯示,一台龐大的機器正在嘗試與量子場互動,效果雖然粗糙,但已經引起了投資人的狂熱追捧。
"他們的技術基於我們的開源數據。"安寧皺眉,"但缺少真正的量子共生者參與,這種模擬存在巨大風險。"
顧寒舟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他們的設備失控,可能會造成類似"數字瘟疫"的災難。"
正說著,警報聲突然響起——無界科技的量子監測網絡檢測到異常波動,源頭直指新銳科技的實驗基地。
當顧寒舟和安寧趕到現場時,新銳科技的實驗室已經被緊急封鎖。
"他們的設備引發了量子共振失控。"向抵達的安全主管彙報道,"三名操作員出現輕微量子化症狀,現在設備仍在超載運行。"
透過觀測窗,可以看到實驗室中央的機器正瘋狂閃爍,周圍的空氣因量子場扭曲而出現詭異的波紋。
"必須立刻關閉它。"安寧調出監測數據,"再這樣下去,整個區域的量子場都會不穩定。"
"不行!"新銳科技的ceo衝過來阻攔,"這是我們投入了二十億的項目!"
顧寒舟冷冷地看著他:"你要錢,還是要命?"
就在這時,小雨的聲音從通訊器中傳來:"讓我來。"
小雨站在實驗室外,閉上眼睛。
她的身體逐漸散發出柔和的藍光,量子態的波紋如漣漪般擴散,與失控的機器產生奇妙的共振。
"她在調和量子場。"安寧低聲解釋,"就像給狂暴的海浪注入平靜的頻率。"
幾分鐘後,機器的轟鳴聲逐漸減弱,最終恢複正常。
新銳科技的ceo癱坐在地上,臉色慘白。
小雨睜開眼睛,輕聲說:"科技不應該強迫自然……它應該與自然對話。"
這次事件後,全球科技界開始重新思考量子技術的未來。
無界科技趁勢推出了"量子倫理認證計劃",任何涉及量子技術的企業都可以申請認證,確保其發展路徑符合倫理標準。
出乎意料的是,新銳科技成為了第一個申請者。
"我們錯了。"他們的ceo在發布會上公開承認,"真正的創新不是對抗自然,而是與它合作。"
顧寒舟和安寧站在台下,相視一笑。
"看來我們找到了第三條路。"顧寒舟低聲說。
安寧點頭:"不是商業,也不是純科研……而是引導。"
那天晚上,他們回到了二十年前創業時的小公寓——這裡一直被保留著,成為他們疲憊時的避風港。
安寧靠在舊沙發上,看著牆上的老照片:兩個年輕人站在簡陋的實驗室裡,眼中閃爍著夢想的光芒。
"我們當初想要改變世界。"她輕聲說,"現在真的做到了。"
顧寒舟坐到她身旁,握住她的手:"但代價是,我們差點迷失了自己。"
安寧微笑:"幸好,我們總是能把對方找回來。"
窗外,城市的燈火如星河般璀璨。而在更高處,量子共生者們的能力正悄然改變著人類的未來——不是通過暴力的革命,而是溫柔的進化。
一年後,無界科技舉辦了盛大的"量子共生時代"論壇。
站在演講台上,顧寒舟看著台下的觀眾——科學家、企業家、政府代表,還有坐在最前排的小雨和小凡等量子共生者們。
"科技的真諦,從來不是征服。"他的聲音傳遍全場,"而是理解、共情,然後共同成長。"
安寧接過話筒:"今天,我們正式宣布"全球量子共生聯盟"成立。這不再是無界科技的項目,而是全人類的未來。"
掌聲雷動。
在無人注意的角落,小凡悄悄握住小雨的手,兩個孩子的指尖泛起量子態的微光——那是新時代的第一縷曙光。
喜歡大學生與官二代的邂逅請大家收藏:()大學生與官二代的邂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