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總部頂樓的慶功宴還未結束,顧寒舟就接到了網絡安全主管的緊急電話。他快步走向電梯,香檳杯還握在手中。
"什麼時候發現的?"顧寒舟盯著監控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
"三小時前。"主管擦著額頭的汗,"有人試圖通過鬆下vpn接入我們的核心服務器,追蹤到的ip在首爾。"
art的攻擊特征。張維被捕了,但他的技術團隊還在活動。"
安寧隨後而至,手裡拿著剛打印出來的日誌:"不止首爾,柏林、新加坡和東京同時發起了攻擊。這不是報複,是..."
"數據掠奪。"顧寒舟放下香檳杯,玻璃與金屬桌麵碰撞出清脆的聲響,"他們要搶在服務器被查封前,把neurosart的用戶數據轉移走。"
淩晨三點,星辰的網絡安全團隊成功築起防火牆。但顧寒舟知道,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他打開保險櫃,取出一份標有"星盾計劃"的文件夾。
"我們不能再被動防守了。"他將文件推向安寧和林妍,"是時候建立自己的安全實驗室。"
文件扉頁是一張照片:荒廢的工業園區,斑駁牆壁上還留著"上海無線電二十一廠"的字樣。
上海嘉定區的老廠房裡,塵埃在陽光下起舞。顧寒舟踩著吱呀作響的木地板,指向鏽跡斑斑的流水線設備:"這裡曾經生產出中國第一台自主研製的收音機。"
隨行的開發區主任不解地問:"顧總為何看中這塊地?周邊配套都老化了。"
"因為地下有三層防空洞。"安寧翻著規劃圖,"正好改造成數據堡壘。"
林妍蹲下身,手指輕撫過牆上一行模糊的粉筆字——"質量是生命1983.6"。她突然抬頭:"我父親在這裡工作過。八十年代,他們那批大學生被下放到工廠勞動。"
顧寒舟與安寧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星盾實驗室"的選址有了命運般的意味。
一個月後,當施工隊掀開老廠房的地板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鐵皮箱。裡麵是一遝發黃的設計圖紙和一本工作日記。日記最後一頁寫著:"被外資收購已成定局,但我們相信中國電子工業必有重生之日。
林妍捧著日記本的手微微發抖。顧寒舟當即決定:將實驗室命名為"明遠安全研究中心",那些泛黃的圖紙被精心裝裱,懸掛在入口大廳。
首爾江南區的咖啡廳裡,顧寒舟麵對的是三星電子全球戰略部部長金誌勳。對方推過一份合約,條款異常優厚:三星將采購星辰所有智能模塊,條件是共享"無感互聯"的底層架構。
"我們更關心的是..."金誌勳的英語帶著韓式腔調,"貴公司的神經防火牆技術是否願意授權?價格好商量。"
顧寒舟慢條斯理地攪動咖啡:"三星不是已經投資neurosart了嗎?"
"商業合作而已。"金誌勳微笑,"就像你們與鬆下的合作。"
談判陷入僵局時,安寧突然從平板上調出一組數據:"奇怪,過去三個月,三星在越南的工廠突然增加了腦電波傳感器的產能。"
金誌勳的表情瞬間凝固。顧寒舟乘勝追擊:"根據萊恩教授的專利條款,任何軍用轉化都會導致授權自動終止。三星想同時要星辰的技術和neurosart的產能?"
離開咖啡廳時,安寧收到一條加密消息。她臉色驟變:"剛得到消息,neurosart的技術團隊集體跳槽到了...蘋果公司。"
顧寒舟站在首爾璀璨的夜色中,忽然笑了:"看,邊界正在消失。未來不再是家電企業、汽車企業、科技企業的競爭,而是生態係統的戰爭。"
"星盾實驗室"揭牌的當天,星辰總部卻爆發了意想不到的風波。研發中心三十多名工程師聯名提交抗議信,反對與軍方背景的"706所"合作開發安全協議。
"這是原則問題!"首席算法工程師周凜情緒激動,"星辰一直標榜技術中立,現在卻要涉足軍事應用?"
會議室裡火藥味十足。安寧試圖解釋:"隻是民用級彆的數據安全合作..."但技術團隊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
art在新加坡的實驗室,研究人員正將腦機接口設備安裝在無人機上。
"這就是技術中立的後果。"她聲音冰冷,"張維被捕前,已經向中東某國出售了200套軍用神經控製係統。"
周凜仍不服氣:"那我們跟他們的區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