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狐米的種子呈金黃色,小巧而飽滿;雪薯的種子則呈深褐色,略大一些。
播種的工作,林風交給了秦嵐、蘇晚晴、糖寶、小梅等幾位相對細心的女性。
蘇晚晴在播種前,再次仔細研究了兩種植物的習性。
她發現金狐米更喜光照和相對乾燥的環境,而雪薯則更偏愛濕潤和稍微陰暗的環境。
因此,她建議將金狐米種植在靠近大棚中央、光照充足的區域,而雪薯則種植在靠近大棚邊緣、光照相對柔和的區域。
“播種時,要注意間隔和深度。”
蘇晚晴拿著一根小木棍,向其他女人們示範著:“金狐米種子比較小,播種深度不宜過深,大約是種子本身直徑的兩到三倍即可。雪薯種子略大,可以深一些。每顆種子之間要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
秦嵐則負責統籌,確保每個大棚的播種進度和質量。她將種子均勻分配給每一個人,並要求她們嚴格按照蘇晚晴的指導進行操作。
糖寶小心翼翼地捧著一把金狐米種子,她的手微微顫抖。
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認真地對待農業生產。她用手指在土壤中輕輕撥開一個小坑,然後將金色的種子放入其中,再用細土輕輕覆蓋。
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虔誠和期望。
小梅則負責雪薯的播種。她蹲在地上,用手指在濕潤的土壤中戳出一個個深淺適中的小洞,然後將雪薯的種子放入,再細心地覆蓋上土壤。
她還用木片在每個種植區域做上標記,以便日後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
林風在大棚外圍,指揮“金絲礦工隊”對大棚的外部進行加固和完善。
他用一些堅韌的藤蔓將大棚的薄膜再次捆綁加固,防止大風侵襲。
他還命“金絲礦工隊”在大棚周圍挖掘更深的排水溝,確保雨雪不會積聚。
播種完成後,林風並未有絲毫放鬆。
他深知,要讓這些種子真正生根發芽,水源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線。
儘管大棚內隔絕了外部的嚴寒,但土壤依然需要濕潤。庇護所雖然靠近河邊,但直接從河裡取水既不方便,也無法保證持續穩定的供應,尤其是在冰封期。
他決定建造一個更為完善的水利係統。
林風帶著“金絲礦工隊”來到庇護所西側,距離不遠的河岸邊。
這裡的地勢相對較高,且河道平緩,是引水的理想位置。他仔細勘察了地形,用鐵鍬在地上勾勒出引水渠的走向。
“金絲礦工隊”接到命令後,立刻揮舞起鐵鍬和鎬頭,開始了這項龐大的工程。
它們力大無窮,挖掘速度驚人。在林風的精確指導下,一條寬約兩米、深約一米的水渠雛形迅速在泥土中顯現。水渠從河邊一直延伸,繞過庇護所的西側,抵達了大棚區域的南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確保水渠的穩定性,林風還命令“金絲礦工隊”從附近采石場運來平整的石塊,用作水渠的內壁和底部鋪設,以防止泥土流失和滲漏。
雖然這些石塊沒有水泥粘合,但經過精確的堆砌和夯實,也能起到不錯的固定作用。
在水渠的末端,林風計劃建造一個蓄水的水庫。他選擇了一處略微低窪的平坦地帶,再次讓“金絲礦工隊”進行挖掘。
這是一個比水渠更大的工程,需要挖出一個長約三十米、寬約二十米、深約三米的巨大凹陷。
挖出的泥土被堆積在水庫的四周,形成天然的堤壩。
林風同樣要求在水庫的內壁和底部鋪設厚實的粘土層,並用石塊加固,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水的滲透。
女人們也參與了水庫的建設。她們的任務是踩實粘土層,將碎石和沙土運到指定位置進行填充,協助“金絲礦工隊”搬運較小的石塊。
雖然體力上無法與“金絲礦工隊”相比,但她們細致認真的工作態度,保證了工程的質量。
蘇晚晴更是主動請纓,負責監督粘土層的鋪設,確保每一寸都壓實到位。
數日之後,一個簡易卻高效的水利係統初具規模。清澈的河水順著嶄新的石砌水渠,嘩嘩地流淌而下,彙入水庫之中。
水庫很快被注滿了大半。
從水庫到溫室大棚,林風則設計了一套更精細的灌溉係統。
他讓“金絲礦工隊”在大棚的側麵牆體下方預留了進水口,並在水庫與大棚之間開挖了更細小的分支水渠。這些分支水渠可以通過簡單的木質閘門進行控製,按需將水引入每個大棚。
當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緒後,林風站在水庫旁,親自打開了通往第一座大棚的閘門。
清澈的河水帶著特有的泥土芬芳,順著細小的水渠蜿蜒流淌,穿過大棚側麵的進水口,無聲地湧入大棚內部的種植區域。
水流並不急促,而是緩慢而均勻地浸潤著乾燥的土壤,如同久旱逢甘霖。
女人們聚集在大棚邊,看著這一切,眼中充滿了好奇和欣慰。
水流所到之處,土壤顏色漸漸變深,空氣中也彌漫開一種充滿希望的潮濕氣息。
清涼的水流滋潤著新播撒的種子,也滋潤著女人們心中燃起的希望。
做好這一切後,林風明白,這一切僅僅是開始。接下來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考驗。他必須時刻關注大棚內部的溫度、濕度、光照,以及作物的生長情況。
他還在大棚內部安裝了幾個簡易的溫度計和濕度計,這些都是他利用異星材料和自己對物理學知識的了解,勉強製作出來的。
雖然不甚精確,但也足以提供大致的參考數據。
每日清晨,林風都會第一個進入大棚。
他會仔細檢查每一棵日輪木幼苗的生長狀況,觸摸它們的樹皮,感受它們散發出的微弱熱量。他還會用手輕輕撥開土壤,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
蘇晚晴每天記錄大棚內的溫度、濕度變化,以及金狐米和雪薯的萌芽和生長數據。
她將這些數據整理成表格,並根據林風的指導,對作物的生長環境進行微調。
比如,當大棚內溫度過高時,她會建議開啟通風口。
當濕度不足時,她會組織女人們進行澆灌。
女人們也對這些幼小的作物傾注了前所未有的心血。她們每天除了日常的家務活外,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大棚裡。
她們小心翼翼地為作物除草,避免雜草與作物爭奪養分;她們仔細觀察葉片顏色,她們還學會了如何辨彆土壤的乾濕程度,以及如何進行適度的澆水。
糖寶尤其如此。她現在將大棚內的作物視若珍寶。
每天清晨,她都會第一個來到大棚,輕輕地撫摸著土壤,在和這些小小的種子對話。
當第一批金狐米幼苗破土而出,露出嫩綠的芽尖時,她興奮地跑去告訴林風,眼中閃爍著難以置信的喜悅。
“林風哥哥!它們發芽了!真的發芽了!”她的聲音裡帶著哭腔。
林風雖然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但眼中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喜歡我在異星悠閒求生,女神們饞哭了請大家收藏:()我在異星悠閒求生,女神們饞哭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