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同和他麾下近百名科學家的到來,如同一管最高純度的催化劑,注入了群星王國本就高速運轉的工業引擎之中,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大爆炸。
林風兌現了他的承諾。
在承天之都的地下,他用念動力,為這些科學家開辟出了一座龐大到超乎想象的地下科研中心——“真理之環”。
這裡,有在陳敬同指導下,由林風親自“創造”出的,領先藍星至少兩個時代的超級對撞機。
王大錘第一次來到這裡時,激動得差點當場給林風跪下。
他像個孩子一樣,撫摸著那些閃爍著科幻光澤的精密儀器,嘴裡不停地念叨著:“神跡……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神跡!”
從此,王國的工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模式:
林風,作為“神”,負責提出方向,並用他的神力,“創造”出第一台原型機。
例如,他會根據腦海中的記憶,直接用念動力,從原子層麵,構建出一塊完美的、14納米製程的cpu芯片。
陳敬同和他的科學家團隊,作為解析者負責將這件“神造之物”進行徹底的逆向工程。
他們不需要關心“為什麼能造出來”,他們隻需要分析“它是由什麼構成的”、“它的運行原理是什麼”。
王大錘和他的工程師軍團,則根據科學家們解析出的圖紙和原理,利用王國雄厚的工業基礎,進行大規模的複製和生產。
這個模式,徹底打破了科技發展的客觀規律。
王國跳過了漫長的基礎科學積累,跳過了無數次的試錯,直接從最頂端開始,向下普及。
其結果,是恐怖的。
在林風製造出第一塊原型芯片後的短短一個月,“真理之環”就完全解析了其構造。
三個月後“第一晶圓廠”正式投產。
當第一片由王國自己生產的,被命名為“星光一號”的芯片下線時,整個工業區都沸騰了。
“星光一號”的性能,雖然還無法與林風親手製造的神物相比,但已經足以吊打藍星時代任何一款商用芯片。
在“奇點實驗室”的幫助下,科學家們成功解析了多種異星礦物的微觀結構,並開發出了一係列全新的合金材料。
有比鑽石還堅硬,但重量隻有鋁合金一半的“金剛鈦”。
有可以吸收雷達波,實現完美隱形的“幽影”塗層。
有可以在特定電磁頻率下,瞬間修複自身損傷的“記憶”金屬。
這些新材料的出現,讓王國的軍事裝備和民用建築,都迎來了脫胎換骨的升級。
隨著人口突破四十萬,廣大的國土麵積,讓通訊問題日益凸顯。
在林風的“神諭”下,一個覆蓋全球的衛星通訊網絡計劃,被提上了日程。
林風親自創造了三顆集成了“星光”芯片和最先進通訊模塊的“神使”級同步軌道衛星。
隨後,王國舉全國之力,在工業區建造了“承天”火箭發射中心。
當第一枚“開拓者一號”重型運載火箭,搭載著第一顆“神使”衛星,噴吐著烈焰,從異星的大地上衝天而起,刺入紫色蒼穹時。
承天之都內,四十萬民眾走出家門,仰望天際,他們高呼著國王的名字,許多人熱淚盈眶。
他們正在親眼見證,一個偉大的文明,正在用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征服這顆星球。
三顆“神使”衛星成功部署後,一個覆蓋了整個王國疆域的,高速、穩定的無線網絡——“王國網”,正式宣告誕生。
緊接著,第一代由王國自主設計、生產的個人智能終端——“星光一代”手機,開始向所有合法公民,免費發放。
李梅和她的丈夫王剛,如今已經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公寓。
王剛因為工作勤懇,技術過硬,已經從一名普通的管道維修工,晉升為了工業區維修三組的組長。
當他們從社區管理員手中,領到兩部嶄新的“星光一代”手機時,夫妻倆像孩子一樣,研究了半天。
手機的造型簡潔而充滿科技感,金屬外殼上,印著利劍與原子徽記的國徽。
開機畫麵,是林風那張威嚴而又俊朗的麵容,伴隨著雄壯的《神恩》國歌。
“天哪……這……這就能跟人說話了?”李梅看著屏幕上那個叫“王國即時通”的軟件,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