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最終淨化協議”執行完畢,是一個尋常的清晨。
對於“第四號開拓區”的億萬新生公民而言,這件事甚至沒有在他們的個人終端上推送一條新聞。朱明皇族,那個曾經壓在他們頭頂近三百年的龐然大物,連同那個名叫崇禎的、遙遠而模糊的皇帝,就像一陣微風吹過水麵,隻留下了一圈微不足道的漣漪,便迅速消失無蹤。
沒有人關心他們的死活。
當一個人每天都在為生存而掙紮,當他的世界隻有巴掌大的田地和還不清的苛捐雜稅時,皇帝姓朱還是姓李,對他而言毫無意義。而當他被一位真正的“神明”從地獄中拯救出來,帶入了一個連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天堂時,他對舊日主人的那點微末的、習慣性的敬畏,便會立刻煙消雲散,被一種全新的、狂熱的、發自肺腑的信仰所取代。
神聖群星帝國降臨一年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已經完成了從物質到精神的徹底重塑。他們不再是“大明子民”,他們是“帝國公民”,是“天帝林風”最忠誠的信徒。舊時代的苦難,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不堪回首的噩夢,而新時代的幸福,則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觸手可及,以至於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不真實的夢幻感。
王二牛,一個三十出頭的陝西漢子,一年前,他還是一個標準的、隨時可能變成流寇的饑民。
他的記憶,被饑餓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
他記得帝國降臨前的日子。那時的天,永遠是灰黃色的,像是被無儘的塵土蒙上了一層。地裡的小麥,稀稀拉拉,長得比野草還矮,穗子小得可憐。他和妻子翠花,每天從日出乾到日落,把每一寸龜裂的土地都翻了個遍,可收獲的糧食,交完皇糧國稅,再被村裡的裡正、縣裡的胥吏層層盤剝後,剩下的連半年都撐不到。
他記得他第一個孩子,一個瘦弱的女嬰,就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在他懷裡慢慢變涼的。她沒有哭,隻是睜著一雙大大的、清澈的眼睛看著他,仿佛在問,爹,我為什麼這麼餓?王二牛當時抱著她小小的屍體,對著蒼天,發不出半點聲音,隻有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他恨,恨這該死的老天,恨這該死的世道。
那時候,村裡已經有人開始吃觀音土了。他親眼看到鄰居張三,肚子漲得像鼓一樣,倒在田埂上,再也沒起來。絕望如同瘟疫,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蔓延。李自成的隊伍從附近經過時,王二牛的眼睛都紅了。他握緊了家裡唯一一把生鏽的柴刀,準備跟著“闖王”,去“吃他娘,穿他娘”,去搶一口活命的糧食。
就在他即將邁出那一步的夜晚,神跡降臨了。
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幕。遮天蔽日的黑色“天舟”無聲地懸浮在空中,比傳說中的天宮還要雄偉。無數的鋼鐵巨人從天而降,他們的腳步讓大地顫抖。然後,是那如同神諭般宏大的聲音,宣告著“朱明之罪”與“帝國之恩”。
最重要的是,食物。
如同雪花一樣從天而降的、散發著麥香的壓縮麵包,和那種隻需要擠出來就能吃的、味道好得讓他想哭的營養膏。
王二牛和所有村民一樣,瘋了一樣地撲上去,狼吞虎咽。那是他三十年來,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吃飽”。當溫熱的食物填滿他那空了太久的胃時,他跪在地上,朝著天空中的“天舟”,一邊流淚,一邊重重地磕頭。那一刻,什麼闖王,什麼大明,都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那個賜予他食物的、名為“林風”的“天帝”,成了他唯一的、至高無上的神。
一年後的今天,王二二牛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住在“公民社區101號”的一間標準化公寓裡。這房子簡直就是神仙的居所。牆壁是一種溫潤如玉的白色材料,冬暖夏涼。地麵光潔如鏡,而且永遠不會臟,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時刻保持著清潔。再也沒有跳蚤和蚊蟲,再也沒有漏雨和寒風。
他和妻子翠花,擁有一個獨立的臥室,還有一個專門給他們兩歲的兒子“王啟蒙”準備的兒童房。最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那個被稱為“一體式衛浴”的房間。隻要按一下按鈕,就會有溫度正好的熱水噴灑下來,洗去一天的疲憊。那白色的、被稱為“馬桶”的東西,更是神奇,排泄物會被瞬間分解,沒有一絲異味。
而廚房,則被一個叫做“營養配送口”的裝置徹底取代了。一日三餐,隻要在牆上的屏幕上輕輕一點,熱氣騰騰的、營養均衡的飯菜就會自動出現在傳送口。有鬆軟的合成米飯,有口感以假亂真的紅燒蛋白肉,還有各種富含維生素的蔬菜糊。味道雖然比不上真正的山珍海味,但比起曾經的糠咽菜和觀音土,這已經是瓊漿玉液。
翠花的改變,或許比王二牛更大。她的那雙被裹了十幾年的小腳,在入住社區的第一天,就被醫療納米機器人治好了。當她第一次脫掉裹腳布,像個正常人一樣奔跑在社區的草坪上時,她哭了整整一個下午。此後,她剪掉了長發,換上了帝國公民的製服,通過個人終端,開始學習她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畫畫。帝國的基礎知識庫裡有無數的藝術教程,她沉迷其中,畫山,畫水,畫天空中穿梭的反重力運輸艦,畫她眼中這個嶄新的、美好的世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二牛自己,則不再是農民。
土地,已經不再需要人力耕種。在曾經的關中平原上,如今矗立著一座座巨大無比的、全封閉的“生態農業穹頂”。王二牛經過一周的神經感應學習,掌握了基礎的機械維修和數據監控知識,成為了一名“三號農業穹頂”的二級維護技術員。
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乘坐社區的反重力巴士,來到宏偉的穹頂之下,穿上潔淨的工作服,檢查那些全自動播種、澆灌、收割機器人的運作情況。穹頂內部,永遠是春天。一排排基因改良過的超級水稻,在營養液管道的滋養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三個月就能成熟一季,產量是過去的百倍千倍。
他再也不用“看天吃飯”了。沒有旱災,沒有蝗災,隻有精準的、由智腦“盤古”控製的、永不間斷的豐收。他看著那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的稻浪,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踏實和自豪。他知道,這些糧食,將通過那龐大的物流網絡,養活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讓饑餓,這個糾纏了華夏民族數千年的夢魘,徹底成為曆史。
每天下班後,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抱著他的兒子王啟蒙。小啟蒙長得白白胖胖,健康活潑,從出生起就注射了帝國疫苗,體內的醫療納米機器人會保護他免受一切疾病的侵擾。他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因為一點風寒或者一場麻疹就夭折。
晚上,一家三口會坐在客廳裡,看著全息投影播放的帝國的新聞。新聞裡,永遠是帝國的強大與皇帝的英明。他們會看到“天災”無人機蜂群在遙遠的星係清剿異形,會看到宏偉的星際戰艦躍遷的壯觀景象,會看到皇帝林風在九霄攬月殿中,為整個帝國規劃著未來的藍圖。
每當林風那張俊美而威嚴的麵孔出現在屏幕上時,王二牛都會立刻站起身,抱著兒子,和妻子一起,對著屏幕,行一個莊重的帝國公民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