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占領密支那之後,迅速控製了緬北撣邦一帶的廣袤地域,這使得中印航線被截斷,不得不向北遷移,從而開辟出了那條極端危險的駝峰航線。
密支那作為戰略要地,日軍下定決心要堅守到底,他們在此地修築了堅固的工事,再加上源源不斷的援軍,前後集結了超過三千的兵力,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然而,史迪威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他不顧英軍將領的質疑和反對,毅然決然地采取了奇襲戰術。
在駐印軍進攻孟拱穀地的初期,史迪威果斷地命令美軍梅利爾準將率領一支中美聯合突擊支隊,從胡康穀地出發,穿越那片懸崖峭壁、森林茂密的庫芒山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支突擊支隊一路上披荊斬棘,不斷開辟道路,艱難地向前推進。
他們深入到日軍的後方,穿越了長達一百多公裡的原始森林,猶如一支幽靈部隊,悄無聲息地朝著密支那逼近。
在1944年4月21日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裡,史迪威下達了一項關鍵的命令。
他指示弗蘭克·道爾·梅裡爾準將在太克裡地區組建一支中美混合突擊支隊,以執行一項奇襲密支那的重要任務。
太克裡位於孟關東南約50公裡處,坐落在庫芒山西麓、塔奈河東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裡將成為這支特殊部隊的集結地。
這支中美混合突擊支隊被劃分為三個縱隊,每個縱隊都由不同的部隊組成,並分彆由不同的指揮官領導。
第1縱隊由第5307團第3營以及新30師第88團組成,由金尼遜上校負責指揮。
這個縱隊的士兵們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他們將在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2縱隊則由第5307團第1營、第50師第150團、騾馬輜重團第3連以及新22師山炮第3連構成,由亨特上校指揮。
這個縱隊擁有強大的火力支援,能夠在戰鬥中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後,第3縱隊由第5307團第2營和英軍彆動隊第6隊組成,由麥吉亦稱馬基)上校率領。
這一縱隊的成員具備豐富的特種作戰經驗,他們將在奇襲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
這樣的編製安排使得每個縱隊都具備了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相互配合、協同作戰,為奇襲密支那的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儘快攻占密支那、開通對華交通路線,一直是中國駐印軍進攻緬甸的戰略目標。
4月上旬,史迪威即決定奇襲密支那,但由於蒙巴頓反對攻占密支那,因而史迪威對英軍保密。
中美混合突擊支隊,這支由中美兩國士兵組成的特殊部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他們於1944年4月29日從太克裡出發,一路跋涉,原計劃在1944年5月12日抵達密支那並占領機場。
然而,行軍途中並非一帆風順。在沙勞卡陽、雷班、丁克高路等地,他們遭遇了日軍第114聯隊的第2大隊。
這是一場激烈的遭遇戰,雙方展開了殊死搏鬥。
經過艱苦的激戰,中美突擊隊終於擊潰了日軍,但也因此延緩了行軍進程。
時間來到5月16日夜,第2縱隊艱難地抵達了密支那西郊的南圭河。
在這裡,他們迅速做出部署,美軍第1營負責控製巴馬地渡口,成功切斷了密支那通往孟拱的公路,為後續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緊接著,在17日淩晨,中美突擊隊如神兵天降般襲占了西機場。
守護機場的日軍猝不及防,隻得狼狽地向火車站撤退。
第150團趁勝追擊,牢牢地控製住了機場及其周圍的要點,並迅速清理了飛行跑道,豎起風幡,向史迪威發出了機場已可空降的電報。
收到消息後,早已在各地機場整裝待發的新30師第89團、第14團以及炮兵、工兵等各部隊,立即行動起來。
自當日下午3時起,這些部隊如飛鳥歸巢般陸續空運到密支那,為接下來的戰鬥注入了強大的力量。
特戰第1師這次的任務是嚴守通往山區的路口,不讓日軍逃到山裡。
喜歡烽火淞滬請大家收藏:()烽火淞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