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營經過一番人員調整後,陳哲決定將駐地往河邊移動一些,這樣可以遠離旅部,減少不必要的乾擾,也能利用船隻加強和澱山湖的聯係。
同時,他還安排手下的士兵們修建了一些防空洞,以應對可能的空襲。
1937年10月15日免王敬久師長職,沈發藻繼任。
10月16日拂曉,從貴州開赴上海作戰的第43軍26師經過了46天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昆山。
由於大場方向暫時告急,他們當晚就乘汽車到達大場附近的洛陽橋整裝待命。
洛陽橋人湧如潮,接防的、領彈藥給養的、送運傷病員的熙熙攘攘,你推我擠。
村莊已被炸毀燒焦,門梁梁柱還有煙火繚繞,沒有住宿營地。
26師的官兵隻好找竹林和棉花地裡野外露宿。
第2天剛亮,他們就作為36師的預備隊開赴了第1線接防。
經過7天7夜的血戰,26師4個團長兩個陣亡,14個營長13個傷亡,連排長傷亡250多人,戰士傷亡無數,下陣地時全師5000多官兵僅剩500多人。
前方戰事陳哲不管,反正他知道曆史進程。
在這段時間裡,他與家裡一直保持著電報聯係。
他收到了大妹發來的消息,得知家裡的店鋪已經處理完畢,部分船隻也已經售出。
然而,還有9條木船因為價格過低而未能成功出售。
大妹告訴他,家人計劃在月底前離開蘇州,前往重慶。
陳哲在回電中告訴大妹,那些賣不掉的船王偉會去接收。
他還囑咐大妹,到了重慶後,可以前往白濤鎮定居,並購買一個宅院,多挖一些防空洞,以確保家人的安全。
與家人聯絡結束後,陳哲又聯係了王雨婷。
由於王雨婷發報還不太熟練,陳哲讓她跟隨大姨一起行動,這樣可以互相照應。
最後,陳哲讓通訊員給王偉發了一封電報,要求他乘坐鐵殼船前來獨立營一趟。
王偉第二天乘坐鐵殼船來到了駐地,現在水路還是暢通的,
陳哲看到王偉到來,趕忙迎上前去。
兩人寒暄一番後,陳哲便把賣不掉木船的事情告訴了王偉,並讓他去接收這些船。
王偉拍著胸脯保證:“營長,您放心,那些木船我會弄去澱山湖的。”
陳哲點點頭,又說:“現在局勢越來越緊張,咱們獨立營得做好各種準備。水路目前雖然暢通,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另外,那些白布用來製作一些糧食帶。”
王偉表示明白,隨後兩人開始商討接下來的計劃。
陳哲麵色凝重地對王偉說道:“你立刻動身前往蘇州,找到王雨婷。告訴她,讓父親和他大哥一家隨我家人一同離開蘇州,前往重慶的白濤鎮安置下來,你的家人也可以一起走。”
王偉點頭應是,正準備轉身離去,陳哲突然叫住了他,補充道:“還有,你順便看看能不能將那些日軍的三八步槍賣掉一些。最近部隊在收屍時撿到了不少,這些步槍對我們來說暫時用處不大,但若能換成急需的物資,那可就太好了,你可以聯係一下金局長,他有路子。”
王偉再次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快步走出房間,執行陳哲交代的任務。
等王偉離開後,陳哲沉思片刻,決定再派出一支偵查排。
他叫來偵查排的排長,詳細地吩咐道:“你們的任務是密切關注日軍的動向,尤其是他們的狙擊手。一旦發現日軍有狙擊手出沒,立刻向我報告。另外,派人去監視日軍的坦克殘骸,我估計他們肯定會派車將這些損毀的坦克運回去。等他們的運輸車隊出現時,我們要打一場伏擊戰,搶奪一些日軍的車輛。”
偵察排長林佳傑領命而去,迅速組織起隊伍,按照陳哲的指示展開行動。
一切安排妥當後,陳哲稍稍鬆了口氣,然後轉身前往旅部作戰室,繼續學習戰術知識,並從那裡打聽更多的情報。
果然在三天之後,負責偵查的偵查排彙報,日軍有一小股部隊以及4輛卡車在坦克殘骸處拖運94式坦克殘骸。
陳哲得知這個消息後,很是高興,他立刻回駐地,安排了三連出動兩輛94坦克外加一個排以及警衛排出擊並帶上了兩門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