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人員被裝上船,緩緩地駛向江北。
隨著這批人的離去,已經有上萬人被運走了,南岸變得空曠了許多。
這樣一來,即使遭遇空襲,也不會造成太多的人員損失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預料到的情況終於發生了。
通電電文發出後沒多久,日軍的“海風”號驅逐艦和幾艘炮艦突然出現在江麵上。
陳哲見狀,立刻給“史可法”號發出出擊信號:“史可法號”魚雷艇出擊!
同時,他還命令對岸的150毫米重炮和兩門山炮開火,轟擊日軍的艦船,為“史可法號”魚雷艇創造機會。
陳哲明碼通電全國的目的其實非常明確,就是要將日軍的“海風”號驅逐艦引誘出來。
這是他精心策劃的一場戰略行動,希望能夠給日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離開金陵女子學院之前,陳哲早已讓通訊員向對岸的李副團長發出了一封緊急電報。
因為他迫切需要知道日軍艦隊的去向,尤其是他們是否還停留在下關碼頭。
這對於整個戰局的發展至關重要。
電報發出後,陳哲便焦急地等待著李副團長的回複。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電報機傳來了“滴滴滴”的聲音,陳哲急忙上前查看。
李副團長的回電讓陳哲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電文中說,日軍艦隊一早就往西行駛,似乎是在尋找一艘向北逃竄的小火爐輪,而不是停留在下關碼頭。
陳哲心中暗自思忖,這艘小火爐輪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什麼會引起日軍艦隊如此大的關注?它的目的地又是哪裡呢?一連串的疑問湧上心頭,讓陳哲感到事情愈發撲朔迷離。
他之所以如此大費周章地搞來重炮,也是為了能夠在長江之中將“海風”號驅逐艦擊沉。
而如今,這個眾人翹首以盼的時刻終於降臨了!“海風”號驅逐艦宛如一頭凶猛的巨獸,在寬闊的江麵之上疾馳而下,氣勢洶洶地向下關逼近。
與此同時,日軍艦隊也毫不示弱,他們對著江中的船隊猛烈開炮,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狠狠地砸在江麵上,激起了數道高達數米的巨大水柱。
然而,儘管日軍的炮擊看似凶猛異常,但實際上他們的命中率卻相當低。
運人的船隻分布得極為分散,有的已經深入江中,有的則剛剛啟航。
日軍的炮彈雖然密集如雨,但大多都偏離了目標,隻是在江麵上掀起了陣陣波濤。
陳哲站在岸邊,手持望遠鏡,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江麵上的日軍艦隊。
他的心跳隨著每一聲炮響而加速,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汗。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突然間,對岸的火炮陣地傳來了三聲震耳欲聾的巨響。
隻見三發炮彈如同流星一般劃破長空,以驚人的速度徑直飛向日軍艦隊。
這三發炮彈如同長了眼睛一般,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其中一條炮艦。
刹那間,炮艦上爆發出一團耀眼的火光,緊接著是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
整個炮艦都被熊熊烈火所吞噬,瞬間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片四處飛濺。
“海風”號驅逐艦似乎也察覺到了岸邊的炮兵陣地的存在。
然而,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個是固定的陣地,一個是移動的軍艦。
在這種情況下,炮火的精準度就成為了關鍵因素。
顯然,岸邊的火炮陣地在這方麵具有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