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人馬經過在馬莊兩天的休整,已經逐漸恢複了體力和精神。
那些本就不屬於軍隊的難民們,在得到妥善安置後,也都陸續離去了。
然而,在這群敗兵之中,有一些來自蘇北和安徽的新兵卻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他們都是剛剛入伍不久的年輕人,麵對戰爭的殘酷和離家的痛苦,心中難免產生了退縮的念頭。
李副旅長注意到了這些新兵的情緒變化,他深知這些年輕人的心理。
於是,他走到他們麵前,語重心長地勸解道:“兄弟們,我知道你們都想家,想回去看看親人。但是,你們想想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兄弟們,他們也是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戰,現在他們回去是英雄,受到人們的敬重。可如果你們作為逃兵回去,不僅會被人看不起,還會牽連到你們的家人啊!”
他的這番話讓原本蠢蠢欲動想要離開的新兵們都安靜了下來,不少人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給家人帶來麻煩。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新兵突然站了出來。
他的臉漲得通紅,顯然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
他大聲說道:“長官,我不怕死!我隻是想家,想我的父母。但是,我現在明白了,我不能當逃兵,我要跟著部隊打鬼子,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
這個新兵的話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千層浪。
其他原本想要離開的新兵們也受到了他的感染,紛紛表示願意留下,繼續與部隊一起抗擊日寇。
李副旅長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樣的,兄弟們!咱們都是中國人,小鬼子在咱們的土地上燒殺搶掠,咱們豈能退縮!隻要咱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把小鬼子趕出中國!”
隨後,李副旅長迅速的安排好了接下來的行程。
他特彆關注那些確實符合回家標準的官兵,告訴他們先跟隨隊伍前行,等陳哲回來後再做進一步的安排。
269旅在李副旅長的指揮下,毫不猶豫地連夜行軍,目標直指滁州。
與此同時,陳哲和他的警衛們快馬加鞭,終於抵達了150毫米重炮的陣地。
此時,夜幕已然降臨,四周一片漆黑,而火炮的偽裝也早已被撤去,露出了它們龐大而威嚴的身影。
這個炮兵陣地的位置並非最初計劃的那樣,而是在張有勝的建議下,被設置在了距離目標12公裡處的山腳下。
這樣的調整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能夠保證火炮的射程覆蓋到目標區域,又能借助山勢提供一定的掩護。
此外,山上還設立了觀察站,以便更好地觀察戰場動態。
為了確保通訊暢通,通訊排的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拉起了電話線,將各個關鍵位置緊密連接起來。
通過觀察,陳哲發現對岸的船上有燈光閃爍,顯然日軍正在進行某種活動。
進一步觀察後,他發現數艘驅逐艦和十條炮艦正停靠在碼頭邊,此外還有一些運輸船隻。
種種跡象表明,日軍似乎打算在天亮時運送物資前往浦口,而碼頭處已經堆積了大量的物資和車輛。
陳哲通過電台向魚雷艇下達命令,告知他們無需前往江中心發射信號彈,因為他站在山上,使用望遠鏡能夠清晰地觀察到目標情況。
時間悄然流逝,終於來到了淩晨2點,這個時刻往往是人最為困倦的時候。
山炮陣地早已接到指令,他們需要等待150重炮發射之後,才能進行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