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26日,這一天,戰火紛飛,日軍第13師團如餓狼一般,氣勢洶洶地向安徽鳳陽、蚌埠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麵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守軍第11集團軍第31軍毫不畏懼,他們在池河西岸地區頑強抵抗,與日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然而,儘管守軍英勇無畏,但由於日軍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第31軍不得不且戰且退,最終向定遠、鳳陽以西撤退。
時間來到1938年2月3日,日軍的攻勢愈發凶猛,他們如蝗蟲過境般,先後攻占了臨淮關和蚌埠。
這兩座城市的淪陷,使得日軍的戰線進一步向北推進,給中國軍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就在這緊張的局勢下,269旅第三團兵分兩路,悄悄地潛入敵後,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遊擊戰。
與此同時,偵察連也與他們一同行動,他們攜帶了3部電台,彼此之間緊密配合。
偵查連的任務是尋找日軍的位置,並及時將情報傳遞給陳海。
而陳海則帶領部隊迅速出擊,對敵人發動突然襲擊,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消滅敵人。
值得一提的是,269旅第三團有著明確的作戰策略——他們並不會輕易攻擊人數超過300的日軍大部隊,而是專門挑選那些人數較少的日軍小隊作為目標。
這樣一來,既能避免與強敵正麵交鋒,減少自身傷亡,又能有效地打擊日軍的有生力量,給敵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3團的遊擊戰讓日軍苦不堪言,他們就像幽靈一樣,神出鬼沒,讓日軍防不勝防。
3團專挑小股日軍下手,尤其是在日軍戰線拉長的時候,負責補給的日軍更是成為了他們的主要目標。
3團采取了快打快跑的策略,一旦發現日軍小隊,他們就迅速發動攻擊,消滅敵人後立刻搶奪武器和物資,然後迅速撤離。
在逃跑的過程中,他們還會在日軍的追擊路線上埋設地雷,給日軍製造更多的麻煩。
陳哲教給他們的埋設詭雷的方法也被運用到了地雷上,這使得日軍在追擊時更加小心翼翼。
如果追擊的日軍人數較少,陳海甚至會果斷地率領部隊發起一次衝鋒,直接將追擊的日軍消滅掉。
經過10天的遊擊戰,3團成功地完成了任務,於2月6日,悄悄地撤出了戰鬥區域,繞道返回徐州的駐地。
撤回徐州的269旅3團,開始休整和總結遊擊戰經驗。
這次打遊擊的行動給3團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他們不僅成功地奪回了被日軍搶走的槍支彈藥,還繳獲了大量的日軍補給,其中包括大量的糧食和錢財。
陳哲隻收取了3團繳獲的一半財物和繳獲的武器,3團這次繳獲的糧食和馬車全部留下來。
這一舉動讓1團、2團以及警察團的人都羨慕不已,他們都渴望能夠像3團那樣出去打遊擊,陳哲一概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3團這次出征,犧牲了36名士兵,同時也帶回了21名傷員。
對於那些不幸犧牲的士兵,陳哲給予了他們應得的撫恤金,還對受傷的士兵進行了妥善的救治,並每人發放了5個大洋作為獎勵。
與此同時,特務連也通過火車送來了1500顆地雷。
他們返回信陽時還帶走了11個重傷員前往信陽養傷,一同帶走的還有剛剛繳獲的200多支三八步槍。
炮營和輜重營也各自被抽調了150支步槍。
這些步槍的用途同樣明確,就是用來填補獨立團之前賣掉的那600支步槍所留下的空缺。
因為出去打遊擊,3團官兵們沒能在駐地吃到1938年新年的年夜飯,這無疑給戰士們帶來了些許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