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達武漢之前,陳哲通過電台與李副旅長取得了聯係,並下達命令讓他派秦明帶車隊前往孝感待命。
這樣一來,一旦陳哲到達武漢,運輸車隊就能迅速響應,確保物資的安全運輸。
陳哲率領著部隊抵達武漢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
與他上次到訪相比,這座城市已經麵目全非。
日軍的飛機頻繁轟炸,給這裡帶來了巨大的破壞,許多建築物都淪為廢墟,殘垣斷壁隨處可見。
長江的江麵上,還漂浮著不少被炸毀的貨船,仿佛在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前田沙織默默地跟隨著陳哲,她凝視著這片狼藉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
然而,陳哲並沒有責怪她,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與她毫無關係。
一路上,陳哲帶領部隊行軍經曆了多次盤查。
不過,由於不少人對269旅有所耳聞,他們的行程還算順利。
陳哲通過電台與軍政部取得聯係,得知了給他的物資的位置,物資被存放在孝感火車站附近的山區一個軍火庫。
與此同時,軍政部還發電報告知陳哲,有一個營來自雲南的補充兵將抵達孝感火車站。
這些士兵原本是調給第九戰區第一兵團的,但由於得知陳哲在武漢,軍政部便決定直接將他們補充到陳哲的部隊中。
陳哲在孝感成功接收了一整個營的雲南兵以及大量彈藥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直接返回大彆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各地都處於激烈的戰鬥狀態,戰火紛飛,硝煙彌漫。
他深知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因此並不想被隨意調動,而是決定堅守自己熟悉的大彆山地區。
在武漢會戰即將結束之際,上級下達了新的命令,要求陳哲的部隊參與其他地區的戰鬥。
然而,陳哲果斷地以部隊分散在大彆山各處、通訊不暢為由,堅決拒絕了這一調動。
他終於回到了大彆山深處,這裡是他熟悉的地方。一回來,他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他的計劃。
首先,他決定轉賣一些商品,以回籠資金。
這些商品都是他精心挑選的,有實用價值,而且價格合理。
他相信,這些商品一定會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
接著,他在一條交界的大路上,用木頭搭建了幾個木屋。
這些木屋雖然簡單,但卻很實用。
他在這裡開設了一個小集市,讓百姓們可以在這裡交易各種物品。
這個小集市的開設,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269旅駐紮的地方,百姓們的生活相對比較安定。
陳哲抓住了這個機會,決心先把根據地的經濟搞起來。
與此同時,山裡的鐵匠鋪也開始忙碌起來。
鐵匠們製作了一些農具和刀具,這些都是當地百姓急需的物品。
由於百姓家裡的農具都不多,日子過得很艱苦,所以這些農具和刀具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百姓們將自己打的獵物和毛皮以及自己種植的糧食賣給269旅,而269旅則出售一些生活用品和武器彈藥給當地百姓。
這種互利共贏的交易方式,不僅讓百姓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為269旅提供了必要的物資支持。
喜歡烽火淞滬請大家收藏:()烽火淞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