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喜,連忙謝道:“謝謝父親,我一定會不辱使命,完成任務!”
得到李上將的指點後,陳哲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部隊。
一到營地,他便緊急召集全體軍官開會。
在會議室裡,陳哲看著底下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這些都是一直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好兄弟。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沉穩地說道:“兄弟們,我剛剛得到消息,這小鬼子恐怕是撐不了多久了。上峰有意讓我部在戰後接收日軍遺留下來的物資,這可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啊!”
軍官們聞言,頓時興奮起來,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陳哲揮手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道:“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這次任務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萬無一失。”
就在陳哲和軍官們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接收物資的事宜時,國際形勢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終於發布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這個消息猶如一道驚雷,震驚了全世界。
8月17日,日本天皇再次發布敕諭,命令所有武裝部隊停止一切戰鬥行動,向同盟國投降。
8月28日清晨,首批美軍分成空中和海上兩路,如天兵天將般降臨日本本土,正式開始了對日本的占領。
8月30日下午二時,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也最終確定下來——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時,在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
9月1日上午,“密蘇裡”號上舉行簽字儀式預演,幾十名水兵扮演參加儀式的貴賓,在右舷露天甲板上預演了明天的儀式。
9月2日,曆史性的日子終於到來了,美中不足的是天色陰沉,與人們喜悅的心情不大一致。
8月18日,陳哲正坐在辦公室裡處理著一些日常事務。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進來!”陳哲高聲喊道。
門被猛地推開,一名參謀氣喘籲籲地跑進來,向他敬了個禮,然後遞上一份文件,說道:“報告長官,這是剛剛收到的命令,請您過目。”
陳哲接過文件,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命令要求他帶領特戰第1師前往越南,與國軍第1方麵軍會合一起接收日軍投降並收繳物資。
陳哲對這個任務感到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自己的部隊會留在國內執行其他任務。
但軍令如山,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開始著手準備出征事宜。
第1方麵軍的受降主官是盧漢,他是滇軍的將領,在雲南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而陳哲的特戰第1師則是中央軍的嫡係部隊,直接聽命於蔣介石。
陳哲心裡很清楚,老蔣之所以派出他的部隊,一方麵是為了確保受降工作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麵也是對滇軍的一種牽製。
畢竟,滇軍在雲南地區勢力龐大,老蔣對他們並不完全放心。
接到命令後,陳哲迅速集結部隊,向雲南進發。
一路上,他不斷與上級保持聯係,了解任務的具體情況和要求。
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與第1方麵軍協同作戰,確保受降工作的圓滿完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盟軍最高統帥部於8月17日發布第一號命令,對各同盟國的受降區作出了嚴格的劃分。
在這項命令中,中國的受降範圍涵蓋了除滿洲以外的中國境內的所有日軍部隊,這其中不僅包括了陸軍,還包括了海空部隊以及後勤部隊等。
此外,台灣省和越南北緯16度線以北的全部日軍部隊也都在受降之列。
當時,盟軍最高統帥部對越南進行了劃分,將其分為兩個部分。
北緯16度線以北的地區由中國派遣軍隊前往接受日軍投降,而北緯16度線以南的地區則由英軍負責。
然而,由於當時英軍的兵力不足,實際情況是北緯16度線以南的地區最終由法軍接受了日軍的投降。
1945年8月18日,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下達命令,將原本駐守在雲南的第一集團軍進行擴編,組建成為第一方麵軍。
這個方麵軍下轄第60軍、第93軍和第53軍,總兵力達到了十餘萬人。
原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盧漢被任命為第一方麵軍總司令,負責指揮這支龐大的軍隊。
第一方麵軍的部隊主要由滇軍組成。
這些滇軍部隊在中越邊境、中緬邊境與日軍進行了多年的戰鬥,他們對日軍充滿了仇恨。
喜歡烽火淞滬請大家收藏:()烽火淞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