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收了機場和飛機後的第二天,陳哲早早地起床,準備好一切後,他帶著騰井、前田醫生以及整整一個連的士兵,一同前往日軍第38軍的指揮部。
當他們抵達目的地時,陳哲見到了日軍第38軍的指揮官土橋勇逸,以及海、空軍的代表。
雙方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相對而坐,開始了初步的協定。
經過商討,陳哲與日軍方麵就一些提前到達的特戰第1師接收部分物資問題達成了共識。
雖然過程中有些許波折,但最終的結果還是令雙方都較為滿意。
第三天,陳哲在酒井乾城參謀長的引領下,乘坐汽車前往海防的海軍基地。
一路上,他透過車窗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心中暗自思考著接下來可能會麵臨的情況。
當他們終於抵達海防的日軍海軍基地時,陳哲不禁有些驚訝。
他原本以為這裡會是一個繁忙的軍事港口,然而現實卻與他的想象大相徑庭。
整個海軍基地顯得異常冷清,隻有2艘戰損的炮艦停靠在岸邊。
另外,港口還有被炸沉的運輸船和炮艇,這些都半露在海水裡,
整個海軍基地沒有像樣的艦船,陳哲還是決定將這些船隻全部接收下來。
畢竟,有總比沒有好,而且這些船對於他來說也有著一定的戰略價值。
這2條炮艦,他並沒有打算交給海軍,而是另有他用。
陳哲知道港口裡這些一些被擊沉的日軍小型艦艇和貨輪都在淺水區域,這些船是可以打撈起來再利用的,不過這些船他要等接收物資的官員回國後再打撈。
陳哲之所以提前到越南接收物資,是因為早在8月31日,盧漢就提前通知入侵越南的日軍第38軍團軍團長土橋勇逸即派代表並攜帶駐越日軍人員及武器彈藥等報告表冊前來洽降。
第二天即9月1日,土橋勇逸派出第38軍團參謀長酒井千城和隨員、譯員共5人,乘日本專機飛往雲南蒙自後,改乘中國指揮機趕往開遠,洽談無條件投降事宜。
9月2日,按照中國陸軍總部的規定,中國第一方麵軍在設立於開遠司令部的大禮堂內舉行了洽降儀式。
中國第一方麵軍參謀長馬瑛向日軍洽降代表酒井千城等人宣讀了《中國戰區陸軍第一方麵軍司令部備忘錄》漢字第一號),嚴格命令日軍第三十八軍團:
1、無條件投降。
2、不準再有任何軍事行動。
3、詳儘呈送駐越16度緯線以北所有日軍人員、武器彈藥及其它裝備的名錄清單,向中國軍隊報告。
4、駐越北的日本陸軍集中在河內以東、海防以北地區,海軍集中在海防,空軍集中在河內嘉林機場,各類戰爭物資集中於河內,聽候受降。
為保證中國軍隊順利接受越南16度緯線以北地區日軍無條件投降,盧漢特彆成立了一個先遣參謀組與酒井千城等人同機前往河內,並委派第一方麵軍副參謀長尹繼勳隨機抵達河內,設立前進指揮所,商洽與籌備中國軍隊入越受降的一切事宜。
與此同時,由國民政府從外交部、財政部、軍政部、交通部、糧食部等6部各派出的一名代表,組成顧問團,協助中國軍隊進行受降工作。
9月22日,盧漢乘坐的飛機平穩地降落在河內的嘉林機場。
當他踏出機艙的那一刻,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從嘉林機場到河內城的道路兩旁,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仿佛在熱烈歡迎他的到來。
更讓他感動的是,那些用中、越兩國文字書寫的“歡迎中國軍隊”的標語,隨處可見,它們像是在訴說著中越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
就在這時,那些早已等候多時的越南老百姓和華僑民眾,看到了盧漢所乘坐車輛的標誌,他們立刻意識到中國軍隊的長官來了。
瞬間,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這聲音響徹雲霄,久久回蕩在河內的上空。
陳哲在機場見到了盧漢等人,他們就兩支部隊的責任劃分進行了詳細討論。
陳哲明確表示,日軍在越南和老撾的機場、飛機以及艦船將全部由特戰第1師配合接收小組進行接收。
盧漢負責受降儀式和收攏投降的日軍,收繳的物資除了部隊留用部分,其他運回國上交國民政府。
除了河內特戰第1師已經接管的日軍戰俘外,其他區域的日軍和物資由滇軍接收。
此外,特戰第1師還需承擔修複越北至雲南的道路橋梁的任務,並協助滇軍培訓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