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的咆哮聲,在孟遠聽來,比任何交響樂都帶勁!
一袋袋經過初步分選、清洗乾淨的廢塑料碎片,被工人師傅“嘩啦啦”倒進擠出造粒機的料鬥裡,像喂給一頭鋼鐵巨獸。
高溫下,塑料片迅速熔化成粘稠的流體,在螺杆的強力攪拌和擠壓下,充分混合,
再從模頭一個個小孔中奮力鑽出,變成細長的“麵條”。
“麵條”尚帶著滾燙的溫度,一離開模頭,就被飛速旋轉的切刀,“哢嚓哢嚓”斬成一粒粒均勻的小段。
緊接著,這些滾燙的“小豆子”一頭栽進冰涼的冷卻水槽,“刺啦”一聲,白汽蒸騰。
最後,當生產線末端,那些大小勻溜、泛著一層淡淡光澤的再生塑料顆粒,像一條細溪流淌出來,彙聚成堆時——
“好家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溜圓!
這些“再生米”,跟那些從石油裡直接煉出來的“原生米”比,
賣相上差著點意思,沒那麼油光鋥亮,
湊近了聞,似乎還有那麼一絲若有若無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味兒。
可誰都知道,它們是從那些曾經被當作垃圾,堆在臭氣熏天的角落,甚至差一點被一把火燒成黑煙的廢塑料裡,“涅盤重生”出來的!
這裡麵,是遠新研發團隊熬紅的眼睛,和淌下的汗水!
更是孟遠,壓在這片“無人區”上的全部賭注!
孟遠快步上前,也顧不上燙,直接伸手抓起一把剛出爐,還帶著明顯熱乎氣的再生pp顆粒。
顆粒在掌心微微硌著,那股子溫熱直透心底。
他攤開手掌,仔仔細細地瞅著,臉上的肌肉慢慢舒展,最後咧開一個大大的笑容,眼角都笑出了褶子。
“好!真不賴!”
他狠狠點了點頭,聲音裡透著一股壓抑不住的興奮,
“雖然隻是個開始,但咱總算是把這些‘垃圾’,正兒八經地搗鼓成了‘有用的玩意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掂了掂手裡的顆粒,那股興奮勁兒慢慢沉下來:
“接下來,就看這些‘有用的玩意兒’,能不能在市場上……賣出個好價錢了!”
沒錯,米是造出來了。但萬裡長征,這才剛邁出第一腳。
一個更讓人頭皮發麻的難題,明晃晃地擺在了眼前——
“這玩意兒,咋賣出去?誰要啊?”
九十年代初的國內,你跟下遊那些塑料製品廠的老板提“再生塑料”,十個倒有八個會瞪大眼睛,一臉懵逼地問你:
“啥玩意兒?”
他們用慣了石化廠直供的全新料,質量穩定,用著踏實。
對這種拿“下腳料”、“廢品”搗鼓出來的“再生料”,他們心裡頭直犯嘀咕,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這玩意兒……性能頂得住不?顏色、氣味咋樣?可彆把咱的產品整砸了!”
“用這料做的盆子、桶子,會不會有怪味兒?裝吃的東西……那更不敢想!有毒沒毒啊?”
“價格是便宜點,可萬一用出問題,客戶退貨,這黑鍋誰背?”
尤其是那些做食品包裝、醫療器械的廠子,對“再生料”三個字更是像躲瘟神似的,提都不敢提,生怕沾上一點晦氣。
再加上那會兒,國內對再生塑料的質量標準、檢測體係,那基本就是一張白紙,啥都沒有。
遠新廠辛辛苦苦“煉”出來的這些“再生米”,市場到底認不認?
喜歡重生破爛王,乾到世界500強請大家收藏:()重生破爛王,乾到世界500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