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廣播裡,“環境保護”這個詞兒,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雖然九十年代初,“發展才是硬道理”這話喊得震天響,gdp增長是衡量地方的主要標準。
但是,工廠煙囪呼呼冒黑煙,河溝子裡的水五顏六色,垃圾山隨處可見……
這些粗放發展帶來的“後遺症”,也開始紮眼了,引得上麵開始重視。
一些腦子活絡的地方,已經開始琢磨著出台些鼓勵資源回收、治理汙染的土政策了。
孟遠一聽這動靜,眼睛噌地就亮了!
“嘿!”他一拍大腿,心裡樂開了花,
“這不就是東風嗎?我從一開始乾的,就是把人家當垃圾的玩意兒變成寶!這政策要是真能下來,咱遠新,這是要撞大運啊!”
他知道,這意味著,以後那些不顧死活汙染環境的企業,日子要難過了。
而像遠新這種,從一開始就帶著“綠色基因”的企業,簡直就是趕上了政策的順風車!
“這個機會,”
孟遠狠狠吸了口煙,吐出一個大大的煙圈,
“說啥也得給我抓住了!”
孟遠眼底的火苗,自打嗅到“環保”那股若有似無的政策風向後,就沒熄過。
他腦子裡那兩台發動機——“金屬回收”和“塑料再生”,正轟隆隆地盤算著,
怎麼才能鉚足了勁兒,配合得更絲滑,把遠新這艘船,往再生資源那片更廣闊的藍海裡開。
“機會這玩意兒,”孟遠常跟手下人念叨,
“就像天上的雲,你得時刻仰著脖子瞅,腳底還得跑得快,才能接著那幾滴救命的雨點子!”
為了這“雨點子”,他耳朵豎得比兔子還長。
辦公室、銷售部,都被他下了死命令:
每天看報,要從報紙縫裡摳出信息來,政府那邊但凡有點風吹草動,立馬彙報!
他自個兒,更是三天兩頭往外跑,那些能摸著政策邊兒的老關係,都讓他重新給“盤活”了。
這不,魚餌撒下去,總有魚兒上鉤。
這天,日頭毒辣。
縣招商局,李局長辦公室。
空調“嗡嗡”地吹著涼風,桌上紫砂壺裡的龍井,正氤氳出嫋嫋茶香。
李局長親自給孟遠續上水,笑嗬嗬地放下茶杯,
身子卻不著痕跡地往前湊了湊,聲音也壓低了八度,帶著一股掩不住的興奮:
“小孟啊,你那攤子,我可一直盯著呢!真是越玩越轉,把那些沒人要的‘破爛’,愣是讓你給盤出金疙瘩來了!”
孟遠心裡“咯噔”一下。
來了!
那股子在報紙新聞裡聞到的“腥味兒”,似乎一下子就鑽進了鼻腔,濃烈得嗆人!
他麵上卻不動聲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微燙,正好掩飾了他驟然加速的心跳。
“李局,您過獎了,小打小鬨,混口飯吃。”
他放下茶杯,眼裡恰到好處,流露出一絲好奇,
“聽您這意思,是有什麼好消息?”
李局長嘿嘿一笑,胖乎乎的手指朝上點了點,像是在指著某個看不見的大人物:
“省裡頭,剛下的文件!熱乎著呢!我拿到手,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好事兒,簡直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孟遠的心臟,像是被人用小錘子狠狠砸了一下!
他強壓著喉嚨裡的乾澀,聲音儘量平穩:
“哦?李局,您給透個底兒?是什麼樣的好政策,還能跟我這小破廠掛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