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所有部門負責人,立刻到會議室!立刻!”
他嘶吼的聲音,在遠新公司的走廊裡回蕩。
會議室裡,氣氛凝重。
蘇教授、會計、趙建國、孫師傅、馬小軍……
一張張熟悉的麵孔,都帶著幾分不解和緊張,看著主位上雙眼放光、呼吸急促的孟遠。
孟遠“啪”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蓋子都跳了起來!
“都給我聽仔細了!天上掉餡餅了!而且是專門砸咱們遠新頭上的大餡餅!”
“省裡出了個天大的好政策,指名道姓,要扶持咱們這種搞資源回收的企業!市裡,馬上就要評選第一批‘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後定格。
“這塊牌子,咱們遠新——必須搶到手!而且要一炮打響!一次過!不給任何人挑刺機會!”
“會計!”
財務部經理孫豔,一個三十多歲,戴著金絲眼鏡,平日裡一絲不苟的女人,此刻也挺直了腰板,鏡片後的眼睛閃著精光:“孟總,您吩咐!”
“公司從開業到現在,所有的財務報表!咱們在環保設備、工藝改進上,投入的每一分錢!都給我扒拉出來!數據,必須精準到小數點後兩位!材料,要做得比新媳婦臉蛋還乾淨漂亮!”
“趙建國!孫師傅!”孟遠又看向生產部和技術部的兩位元老級頂梁柱。
兩位老夥計,也是精神一振,如同上了戰場的將軍,齊聲應道:“在!”
“咱們的廢銅、廢鋁、廢電池,還有這剛殺出一條血路的廢塑料!”
“工藝有什麼獨門秘訣?回收率能達到多少個百分點?每年能給社會節約多少噸資源……”
“這些,都給我寫成報告!數據越硬越好!”
“馬小軍!”
孟遠對著負責對外聯絡的馬小軍點頭,這小子平日裡迎來送往,關係網鋪得廣。
“孟總,您說!”馬小軍連忙應聲。
“把咱們廠,解決了多少人的吃飯問題,帶動周邊多少老鄉發家致富,”
“有沒有上過報紙電視的光榮事跡,相關的證明材料,都給我搜羅齊備了!隻要是正麵能加分的,都給整明白了!”
孟遠猛地一攥拳頭,指節捏得發白,聲音裡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勁:
“這份申報材料,不單是要報上去,還得讓那些評審領導和專家們一看,就忍不住拍大腿——”
他頓了頓,眼神裡閃過一絲狡黠和勢在必得的自信:
“‘對!就是它了!遠新,當之無愧!不給它第一,老天爺都不答應!’”
一聲令下,整個遠新公司,像一台瞬間被擰緊了發條的精密鐘表,齒輪飛速齧合,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運轉狀態!
趙豔帶著財務室的小姑娘們,加班加點,賬本堆得比人還高,每一筆數據都反複核對,生怕出了一丁點兒差錯。
趙建國和孫師傅,兩個老將親自掛帥,領著技術員們,把車間裡的那些技術細節、工藝流程,翻來覆去地梳理、總結。
那些平日裡習以為常的操作,此刻都被賦予了“高科技”、“環保先鋒”的光環。
蘇振華教授,更是煥發了第二春,親自坐鎮,逐字逐句,指導技術報告的撰寫和修改。
他把那些深奧的專業術語,巧妙地用既顯得“高大上”、又能讓外行聽明白的語言組織起來,
務必讓評審專家一看,就能在三秒鐘內抓住重點:
“遠新這技術,國內領先!這環保貢獻,實打實的,大得嚇人!”
挑燈夜戰,廢寢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