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遠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調出了一段視頻:
”這是我們在鵬城的自動化回收工廠,從電池進廠到金屬粉末出廠,全程隻需要48小時。”
視頻中,一條條機械臂精準地拆解著電池組,各種分離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
最讓人震撼的是,整個廠區幾乎看不到工人。
”人工智能識彆電池型號,機器人自動拆解,濕法冶金定向提取。”
孟遠如數家珍,”這套係統,我們已經運行了兩年。”
約翰遜的表情變得凝重:”如果這是真的,你們為什麼現在才.....?”
”才來搶標準製定權?”
孟遠替他說完,”很簡單,因為直到去年,全世界才意識到廢舊電池是個大問題。”
他環視會場:”而我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施密特咳嗽了一聲:”即便技術領先,國際標準的製定也需要考慮各國的實際情況。”
”施密特教授說得對。所以我們的提案裡,設置了三個等級標準,發展中國家可以從最基礎的做起。”
他切換到新的頁麵:
”但有一點必須統一——安全標準。去年墨西哥那場電池處理廠爆炸,各位還記得嗎?”
幾個代表不自然地移開了目光。
那場事故,正是因為采用了某個歐洲國家的”先進”焚燒技術。
”中國有句老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孟遠合上電腦,”我們的技術,經過了每年數十萬噸的實踐檢驗。各位的呢?”
會議室裡,靜得能聽見呼吸聲。
英國代表清了清嗓子:”我提議,給中國代表團一個小時,詳細介紹他們的技術方案。”
”我附議。”日本代表立即響應。
施密特的臉色鐵青,但最終還是點了頭。
中場休息時,法國代表悄悄找到孟遠:”你們的技術,願意轉讓嗎?”
孟遠笑了:”當然,隻要按照我們的標準來。”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遊戲規則,要變了。
下午的技術展示環節,原本安排了一小時,最後延長到了三小時。
不是因為內容冗長,而是提問太多。
”安全性如何保證?”
”金屬提取的廢水怎麼處理?”
”自動化係統的故障率是多少?”
每一個尖銳的問題,都被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化解。
蘇教授和他的團隊,早就準備好了一切。
最讓施密特難堪的是,他提出的幾個”技術漏洞”,中國團隊不僅有解決方案,還拿出了相關專利證書。
”這個選擇性萃取技術,我們2019年就申請了國際專利。”
蘇教授推了推眼鏡,語氣平淡,
”施密特教授如果早點關注中國的技術進展,就不會有此疑問了。”
幾個年輕的歐洲代表,忍不住笑出了聲。
會議結束時,投票結果讓所有人意外——27票讚成,3票反對,5票棄權。
中國方案,獲得壓倒性勝利。
施密特走過孟遠身邊時,停了一下:”你們準備了多久?”
”從我意識到,電池會成為問題的那一天起。”
施密特苦笑:”難怪,我們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孟遠搖頭,”你們輸在了傲慢上。”
送走其他代表後,蘇教授興奮地說:
”小孟,咱們成功了!從今往後,動力電池領域,全世界都要按咱們的規矩來!”
孟遠搖搖頭,沒有那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