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滿電電池包。”孟遠起身,
“一塊是你們引以為傲的811三元鋰,一塊是我們的磷酸鐵鋰。"
他戴上防護手套,從箱中拿起一根手指粗的鋼針。
"我建議各位後退三米。"
山田臉色微變:”孟先生,你想做什麼?"
"驗證一下,誰的高端,誰的一碰就碎。"
說完,就把鋼針對準第一塊電池包——日本最新的三元鋰電池。
"等等!"
山田猛地站起,"這裡是會議室,不是實驗室!萬一——"
話音未落,孟遠手起針落。
鋼針刺穿電池的瞬間,一道白光閃過。
"轟!"
火舌竄起半米高,濃煙瞬間充滿半個會議室。
自動噴淋係統啟動,水霧彌漫。
在場的歐美代表紛紛捂鼻後退,山田更是臉色煞白。
"這就是你們日本生產的高端電池?“孟遠甩掉手套上的水珠,”現在輪到我們的了。"
第二根鋼針,刺向遠新的磷酸鐵鋰電池包。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一秒,兩秒,三秒……
隻有輕微的白煙飄出,沒有火光,沒有爆炸。
"先生們,"孟遠環視會場,”當你們的孩子坐在車裡,你希望他們身下是哪種電池?"
會議室陷入了死寂。
歐盟的技術官員首先開口:”孟先生,能詳細介紹一下,你們的安全測試標準嗎?"
山田想說什麼,卻被身旁的同事拉住了袖子。
這一刻,孟遠知道,局麵開始逆轉了。
但這隻是開始。
真正的戰鬥,發生在兩個月後的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年會上。
“中國提案違背了產業發展規律!”
韓國代表在台上慷慨激昂,"能量密度才是電池技術進步的唯一標準!"
台下,一家德國車企的采購總監悄悄問身旁的同事:"上次日內瓦那個針刺測試,你看了視頻嗎?"
"看了,挺嚇人的。"
"我們用的是不是也是日本的811電池?"
"噓……"
孟遠坐在中國代表團席位上,嘴角微微上揚。
他知道,恐懼的種子已經種下。
輪到中國代表發言時,孟遠沒有上台,而是讓一位意外的人走上講台——
巴西國家電動汽車協會主席卡洛斯。
"各位,我想分享一個數據。“
卡洛斯說著一口帶口音的英語,
”去年,巴西有3起電動車自燃事故,全部是日本的三元鋰電池。而采用中國磷酸鐵鋰電池的2萬輛電動巴士,零事故。"
"這不能說明——“山田想要打斷。
"請讓我說完。”卡洛斯提高音量,
“在我們這種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安全比續航重要一萬倍!中國的標準,才是發展中國家需要的標準!"
緊接著,沙特代表站起來:”我們支持中國提案。"
"俄羅斯支持。"
"南非支持。"
"墨西哥支持。"
一個接一個的表態,如同多米諾骨牌。
山田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他終於意識到,這不是一場技術之爭,而是一場關於“誰來定義未來”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