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日本人低15成本,不是因為我便宜,而是因為我從鋰礦回收、到材料提純、再到電芯製造,擁有一整套產業鏈。”
“我的成本,由我自己定義。這,就是我最大的信譽!”
他停頓了一下,最後拋出了王炸。
“各位,你們的選擇很簡單。”
“是買一個昂貴過時的充電寶,還是為澳大利亞,安裝一顆能與時俱進的未來芯?”
全場死寂。
克勞斯·施密特的臉,由紅轉白,嘴唇翕動,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引以為傲的“經驗論”,在孟遠“未來論”的降維打擊下,顯得如此蒼白。
韓國團隊的負責人,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這場仗,已經輸了。
澳大利亞能源部長格林,緩緩站起身,對著孟遠的方向,用力地鼓起了掌。
掌聲,從他一個人,瞬間蔓延至整個會場。
半小時後,中標結果毫無懸念地公布。
走出會議室,劉振華興奮地一巴掌拍在孟遠肩上:
“孟總,你真牛!你最後那番話,簡直是把他們的臉按在地上摩擦!太他麼解氣了!”
孟遠隻是淡淡一笑,仰頭看著南半球湛藍的天空。
拿下項目,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接下來,如何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麵對複雜的工會、環保……
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返回酒店的路上,孟遠的私人手機不停的震動。
祝賀的短信、郵件、未接來電,從世界各地湧來,幾乎要擠爆屏幕。
他靠在車窗邊,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街景,眼中早已沒了興奮。
回到房間,他沒有理會那些慶賀信息,而是點開了一封來自助理小王的、標記為“低風險已處理”的內部郵件。
郵件標題是:關於德國分公司,3生產線非計劃停機3分鐘的事故報告。
內容很簡單:一個進口傳感器失靈,本地工程師在兩小時內更換備件,解決了問題,未造成交付延誤。
一份在任何人看來都平平無奇、甚至可以忽略的報告。
孟遠卻盯著“3分鐘”這個數字,看了整整一分鐘。
他眼前浮現出的,不是澳洲的藍天,而是雪夜裡冰冷的德國工廠,是眾特集團那張苛刻的索賠清單,是競爭對手虎視眈眈的眼睛。
一個微不足道的傳感器,就像遠新這輛高速狂奔的全球戰車上,一顆鬆動的螺絲。
今天鬆了一顆,明天呢?後天呢?
“狂歡?不,現在是敲響警鐘的時候了。”
他拿起電話,撥給了助理小王。
“小王,訂最早的航班回國。另外,通知所有副總裁及以上級彆高管,我落地後,立刻召開集團戰略會議。”
“會議主題?”電話那頭的小王有些疑惑,難道不是慶功會嗎?
“主題就是,”孟遠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為遠新的狂熱,降溫。”
兩天後,遠新集團總部。
“孟總!澳洲項目拿下,這可是載入史冊的大勝仗!我提議,集團今年拿出十個億,給兄弟們發獎金!”
說話的是市場部副總劉建軍,他剛剛從一場部門慶功酒宴上趕來,滿麵紅光。
“對!必須重獎!”
“劉總說得對,兄弟們都拚了命了!”
一片山呼海嘯般的附和聲,所有人的眼裡都閃著對真金白銀的渴望。
他們都以為,這是孟總召集大家來論功行賞的。
劉建軍得意地掃視一圈,最後將目光落在了主座上。
那裡,剛剛風塵仆仆歸來的孟遠,正靜靜地靠在椅背上,臉上甚至還帶著一絲旅途的疲憊,和若有若無的笑意。
他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