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門再次關上,隔絕了外界的喧囂和馬前瞻失魂落魄的背影。
接下來的市場部會議,與其說是會議,不如說是一場誓師大會。
在孟遠“不計成本、不設上限”的指令下,遠新這台機器被徹底激活。
銷售團隊撲向了那些曾經被韓國電池占據的市場,從歐洲到北美,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短短一周,遠新不僅補上了韓國崩盤留下的缺口,甚至將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勝利的喜悅彌漫在集團的每一個角落。
但孟遠的目光,卻早已越過了這份唾手可得的戰利品,投向了更深、更遠的地方。
總裁辦公室裡。
秘書將一份緊急報告輕輕放在孟遠桌上,表情凝重。
“孟董,這是我們海外分部彙總的情報。韓國電池破產後,其遺留在全球各港口、倉庫的廢舊電池和不合格品,已經超過了五十萬噸。”
“因為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和環保風險,現在成了各國海關和車企都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沒人願意接手處理。”
孟遠翻看著報告,眼神平靜。
燙手山芋?
他心中冷笑。
對彆人是山芋,對我來說,卻是送上門的屠龍刀。
上輩子,這批“化學炸彈”最終在多方扯皮下,被分攤給了幾家歐美化工巨頭,
處理成本高昂不說,更重要的是,他們借此機會,聯合製定了全球第一份動力電池回收技術標準。
那份標準,表麵公平,實則充滿了技術壁壘和專利陷阱,
讓後發的中國企業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每年都要為此支付上百億的專利費用,處處受製於人。
吃下市場,隻是第一步,是吃肉。
製定標準,才是第二步,是抽筋剝骨,是讓整個行業按照我的意誌來運轉!
孟遠的手指,在“五十萬噸”這個數字上輕輕一點。
一個遠比“搶訂單”更加宏大的計劃,在他腦海中瞬間成型。
他抬起頭,對秘書吩咐道:
“以遠新集團的名義,向全球所有主流車企、電池製造商、化工巨頭發起倡議——”
“我們將於瑞士日內瓦,牽頭組建‘全球電池回收聯盟’,共同商議並解決韓國遺留的廢電池問題,並致力於建立一個安全、可持續的電池回收體係。”
小張一愣,有些不解:“孟董,我們去處理他們的爛攤子?這……吃力不討好啊。”
孟遠笑了,“不,這不是爛攤子,這是一份‘投名狀’。”
“一份……我們遠新集團,登上世界之巔,成為行業‘盟主’的投名狀。”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的車水馬龍。
“去準備吧。這一次,我要讓那幫傲慢的西方人,親手把權杖遞到我們手上。”
“這趟日內瓦之行,可不是請客吃飯那麼簡單。”
瑞士,日內瓦,萬國宮。
水晶吊燈下,長條會議桌旁,坐著全球能源與汽車工業最有權勢的一群人。
全球電池回收聯盟的倡議,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將這些平日裡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吸引到了同一張桌前。
空氣中,彌漫著雪茄和咖啡的混合氣息,以及……毫不掩飾的野心。
“孟先生,你的倡議非常偉大,充滿了東方智慧的遠見。”
開口的是美國化工企業的副總裁,大衛·史密斯,一個笑容標準得像用尺子量過的金發男。
他看似恭維,但微微前傾的身體和極具壓迫感的眼神,暴露了真實意圖。
“但是,”他話鋒一轉,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一個聯盟,需要一個強有力、被所有人信賴的領導者,以及一套……成熟透明的規則。”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