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看文件,隻是用指尖有節奏地輕叩著桌麵,像是在給王建軍的怒火打著節拍。
王建軍喘著粗氣:
“我們必須反擊!去日內瓦,去國際海事組織,跟他們打官司,跟他們辯!我們有理!”
“王老哥,”
孟遠終於開口,聲音不大,卻讓整個會議室的溫度降了下來,
“跟他們辯論?那正中他們下懷。”
跟一群靠規則活了幾百年的老流氓講道理?
上輩子被他們用‘反傾銷’割的韭菜還不夠多嗎?他們的目的從來不是贏,是拖。
孟遠站起身,走到窗邊。
“他們要的,就是把我們拖進一場曠日持久的口水仗裡。”
“今天辯論標準,明天審查流程,後天再來個聽證會。一年兩年過去,他們的柴油機又賣了幾十萬台,而我們的‘電動長江’,還在ppt上畫著。”
他轉過身,雙眼一一掃過在座的眾人:
“對付流氓,從來不是靠辯經。”
“而是要用他們看不懂,也攔不住的方式,一巴掌,把他們的臉抽腫。”
孟遠沒再多說一句廢話。
“我宣布,長江一號換電項目,即刻啟動。”
“要在三個月內,看到全球第一艘千噸級換電貨輪,下水。”
此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三個月?
從改裝設計到施工完成,正常周期至少一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孟遠仿佛沒看到眾人的表情,隻下達了最後指令。
“下水那天,把全世界的媒體都請來。我要開一場史無前例的‘直播’。當著所有人的麵,給他們上一課。”
接下來的九十天,對整個“長江綠電航運聯盟”來說,是燃燒的九十天。
無數張設計圖紙被推翻、優化、再推翻,最終成為一套顛覆性的“魔改”方案——放棄從零建造,而是選擇一艘即將退役的千噸級貨輪,進行脫胎換骨的模塊化改造!
船廠的燈火徹夜不熄,刺眼的電焊火花“呲呲”直響。
工程師和工人們三班倒,像上緊了發條的齒輪,與時間賽跑。
孟遠的底氣,不僅來自這群技術大牛,更來自他的核心技術——“遠新電箱”。
這種高度集成化、標準化的船用換電電池,像集裝箱一樣,允許施工方在岸上提前完成所有複雜的電氣工程,船體改造與電池生產雙線並行。
最後,隻需像吊裝集裝箱一樣,將早已準備好的“心臟”精準地嵌入船體。
整個過程,就像一場由無數精密零件構成的交響樂,而孟遠,就是那個手握指揮棒的人。
全世界的質疑,業內的嘲諷,對手的詛咒,都將會被他狠狠打臉。
三個月後,黃浦江畔。
江麵上,數百艘觀摩船擠得滿滿當當,長槍短炮的鏡頭,像叢林般對準了江心。
人群中,混著不少金發碧眼的歐洲記者和行業代表,他們臉上掛著看好戲的微笑。
“聽說那就是長江一號電動船?看起來平平無奇。”
“三個月造的船?我賭它開不出十公裡。”
“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製造噱頭,等著瞧吧,他們的換電,一定是個笨拙危險的笑話。”
在這些議論聲中,“長江一號”電動船安靜地滑過水麵。
沒有一絲黑煙,沒有一聲轟鳴。
它像一頭藍色鯨魚,無聲優雅地與旁邊一艘正“吭哧吭哧”冒黑煙的傳統貨輪擦肩而過。
喜歡重生破爛王,乾到世界500強請大家收藏:()重生破爛王,乾到世界500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