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用黑色的濃煙遮蔽藍天,用泄露的原油覆蓋海麵,用利益的短視堵死未來時……”
“我們征服的,究竟是風浪,還是我們自己本該守護的家園?”
此話一出,全場死寂。
哈靈頓勳爵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鐵青。他感覺周圍所有的目光,都像探照燈一樣打在了自己身上。
孟遠沒有看他,繼續說道。
“黑色的石油,曾經是工業血液,驅動我們走得更遠。但它也染黑了海鳥的羽毛,也讓無數生命窒息。”
“那種冒險,那種征服,代價太大了。”
“所以,我認為,這個時代,海洋的靈魂需要被重新定義。”
他舉起胸前的獎章,聲音清晰地傳遍每個角落。
“它不再是征服,而是守護。”
“今天,我們人類所能做的,最偉大也最勇敢的冒險,不是去征服任何東西。”
“而是,為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未來,負起責任。”
“謝謝大家。”
演講結束。
先是短暫的寂靜,隨即,雷鳴般的掌聲,從禮堂的每一個角落響起!經久不息!
這一次,所有人都自發的起立!
掌聲中,一位《泰晤士報》的年輕記者,激動地對他身邊的資深主編說:
“上帝……他一槍未開,卻贏了整場戰爭。”
主編則死死盯著台上的孟遠,喃喃自語:“不,他不是商人……他是一個時代的定義者。”
而哈靈頓勳爵,早已在掌聲響起的那一刻,麵如死灰的,悄悄從側門離場。
燈光下,孟遠平靜地看著台下沸騰的人群。
下一個戰場,又在哪呢?
演講的餘波,比孟遠預想的還要猛烈。
當晚,他下榻的酒店外,各國記者徹夜未散。
第二天,《泰晤士報》的頭版標題是——國王的演講:一位來自東方的守護者。
全球各大媒體都在瘋狂轉載他演講的片段,那句“守護,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冒險”,迅速成為網絡上的熱門引語。
孟遠沒有接受任何采訪,他將後續事宜交給了團隊,自己則在套房內,看著窗外的倫敦夜景。
輿論的火,燒得越旺,賬單來得越快。這份風光,一半是榮耀,一半是投名狀。
午夜時分,一部加密的衛星電話準時響起。
“孟遠同誌。”
電話那頭的聲音沉穩克製,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是我。”孟遠平靜地應道。
“倫敦的演講,很好。國家聽到了,人民也聽到了。”
對方沒有多餘的寒暄,直入主題:
“儘快回國,有一位領導想見你。”
“好的,明白。”
電話掛斷後,房間內恢複了寂靜。
孟遠走到酒櫃前,倒了一杯清水。冰塊在杯中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他知道,那枚在倫敦贏得的“弗勞德獎章”,是世界的認可,更是一張通往國內真正核心牌局的入場券。
看來,真正的“頒獎典禮”,現在才剛剛開始。
三天後,京城。
新聞聯播的片頭曲準時響起。
軋鋼廠退休車間主任王建國,坐在電視機前,就著一碟花生米,正準備咪口小酒。
電視裡,字正腔圓的女播音員開口了:
“今日,我國著名企業家孟遠先生結束對英國的訪問,載譽歸來。此前,孟遠先生在倫敦榮獲國際海事領域的最高榮譽‘威廉·弗勞德獎章’,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畫麵上,是孟遠在機場被簡短歡迎的鏡頭,他胸前的獎章在閃光燈下熠熠生輝。
“啪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