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歲的小孟蘭,丁府掌門的少奶奶,那簡直成了混世魔王,一招接著一招,變著法子出招,成心不想讓丁府那些奶奶婆婆們過個安生白子,無人管,也沒人敢管,攪的丁府那是天昏地暗,這還嫌不夠亂的,孟蘭去大倉庫看看一樣什麼剛到來的物件兒,“噝”!這是個什麼地方?孟蘭覺得這個院子太特彆了,三麵三層小樓圍個半圈正前方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閣樓,小樓閣裡有個小平台,三麵敞開著,一問才知是個戲台子!
據丁府院裡的老人說,百餘年前重修丁府大院時就建有,可是從來沒有演過戲,早就成了一個倉庫,已經破舊的很。“呀,,,,這個出處真好,孟蘭以前看過劇本,但是她從來沒有看過戲,孟蘭心裡話,有了這個戲台子自己以後就能儘情地看戲嘍,於是托人請了一個戲班主前來丁府戲台看了一番,如此這般,畫了一幅草圖,孟蘭是打算重修丁府的戲台子,先寫一個條呈遞到老太公那裡,意思是請示一下,沒有消息那就是認可了,默認了吧?
孟蘭是說乾就乾,把那三層小樓隔成四十多個小包間,來看戲的主人都是老年人,於是每個小房間放一張軟床和一張軟靠掎,正前方放一個小茶幾,每一個小包間的門上用大紅漆寫一個門號,用張大紅紙寫上一個門號給丁府有頭有臉的那些奶奶,婆婆們各送一張,同時注明看戲時交一塊大洋供應香茶點心,瓜子,水果什麼的,雇了一位專業的經理,管理小戲台和聯係外麵的戲班子。
三樓正麵的包廂是老太公的,二樓正麵的包廂是她未見麵的婆婆的,一樓的包廂是他那個丈夫的,左邊的包廂是大姨太的,右邊的包廂是二姨太的,而孟蘭她自己才不在那個包廂裡坐著,省得落下什麼把柄?讓彆人嚼舌根子,嫉恨自己。院子裡安置了十張八仙桌,離戲台最近正中央的那台八仙桌才是孟蘭的座位,左邊留給掌房媽媽,右邊留給掌事大丫頭。孟蘭八仙桌的左邊是丁府的大管家,二管家,三管家,右邊是丁府的大帳房先生,二帳房先生,三帳房先生。凡是丁府管理各項目的頭頭腦腦都在場中央八仙桌就坐!而且場地中央的八仙桌上有免費的香茶,瓜子,果品!給足了丁府這些管事們的臉麵!
丁府的戲園子隻接待內眷,不對外開放,什麼親戚朋友一律免進,隻有貼身的丫頭婆子才能跟著主子進入小包廂,隻有少奶奶府裡的丫頭,婆子,傭人才能進入戲園子,但是不能上桌,隻能坐在戲園的四周,等著有事伺候!其餘的人想在戲園子裡站一會都不行!一個多月後,富麗堂皇的丁家戲台修繕完畢,正好有一個知名的昆曲班子路過此鎮,孟蘭一口氣定了六天大戲,把大紅請帖發了出去。那些婆婆奶奶們一看什麼要在丁府院內唱大戲?這是從老祖宗那傳到現在都沒發生過的事,這,,,,這不是要翻天了嗎?嘰裡呱啦評頭論足的,還要放一個大洋?我呸!什麼點心瓜子的,通通滾到一邊去,悄悄地一去打探,老太公那一點動靜也沒有,太公院裡那些丫頭婆子是一問三不知,頭搖的像撥浪鼓似的,這些奶奶婆子們私下一合計,統一口徑,給她來個不去,拆她的台!叫她演給誰看?讓這小丫頭片子難看!
可天一黑,有人急急忙忙來報!太公丁老爺坐著軟轎去小戲園子看大戲嘍,這些婆婆奶奶們可就傻了眼了嘍!於是馬上急急忙忙更衣打扮來小戲園看大戲,有頭有臉的主子們都在三層樓裡的小包廂裡就坐,交一塊大洋才有茶點心供應,那些奶奶婆婆們那叫個心疼啊,交吧?那簡直是在割肉,不交吧?瞅一瞅彆的包廂茶幾上又是香茶,又是瓜子又是點心又是水果的,而自己包廂茶幾上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這叫寒酸,這叫沒麵子,不行!橫下一條心,咬著牙,就是割肉放血,也要交一塊大洋,吃不吃都是小事,一定要把眼前的桌子擺的滿滿的。正應了那句話,死要麵子,活遭罪吧?
這哪是來看戲喲?這簡直是來看氣的,那奶奶婆子們往那一坐心裡就罵開了,這不是看不起自己嗎?這不是誠心欺負老身嗎?坐在第一層的認為自己被冷落怠慢,坐在第二層的認為自己被彆人看不起,坐在第三層的認為自己應該更靠近中間離老太爺更近一點。大戲還沒開演呢,那邊己經就老淚汪汪,氣的抓心撓肝的,回到住處那是痛哭流涕,痛罵那掌家的少奶奶祖宗十八代!老太公那邊是不敢去打擾,派人去重孫媳婦孟蘭那,可東西兩廂房的掌院媽媽掌事大丫頭,早就聞風躲清淨去了,她們哪敢去管這些閒事兒?來這近一年了,她們壓根兒就沒踏進過少奶奶院裡幾次,老太公早就有話在先,不得打擾丁少奶奶的清淨,倆人是小院門一關,自己過自己的,什麼事也不打聽,也不過問,連門前傳話的小丫頭也沒有。
這丁府的戲園子三天兩頭唱大戲。不管什麼劇種,隻要路過小鎮一定請來唱,還要儘興的唱那麼幾天。要是碰到那京坤名角,那更是連演十多天半個月,孟蘭都看上癮了,畫本子沒少看,但這唱戲還是頭一遭看,更何況老太公那是個超級的戲迷,隻要唱戲沒有他不來看的,每當有戲班子來唱戲,丁少奶奶必定事先把所唱的戲本子遞進老太爺的府邸,彆看老太命問事的條呈一律不看,可這要唱的本子那是必看,常常親筆在遞上的本子上寫下自己想看的戲目,有時看地高興,甚至畫上臉譜,穿上戲服在台上轉一圈兒,哪怕是讓自個站在那裡拿個旗,拿個刀,扮個兵丁什麼的,隻要讓他老人家上台走走就行!要是碰上名角老太公那是戲癮大發,做為資深的票友,也要上台和那名角唱上幾句,反正丁家有地是大洋,他老人家愛唱愛怎麼折騰就隨他。
孟蘭變著法子找個名目請戲班子唱戲,哪位奶奶婆婆過生日?她就打著給老人過壽請戲班子大唱一番,誰大病初愈也請班子唱唱戲,說是衝衝喜。就是老太爺出門玩了一天,第二天回來也要請戲班唱戲,說是給他老人家接接風。逢年過節那是必唱,春節那是從年前十五一直唱到正月十五才罷休,寒冬臘月的飄著雪花,吹著北風,太公那是一場不落,孟蘭裹著裘皮大衣,坐在露天地,照看不誤,不看戲能乾什麼?咋打發時間?誰來不來?看不看?她都不管,隻要她自己一個人來了,那你就得給我好好地唱,丁府一年四季三百六十天,那是好戲連台,出手大氣,各地的戲班子聞風而至,天長日久,那些婆婆奶奶們也上了戲癮,兩三天沒戲看,就嘀咕著,誰離過壽還有十幾天呢,就早早的去打聽,請了什麼班子,請了什麼名角,唱什麼劇目!
喜歡歲月的疤痕請大家收藏:()歲月的疤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