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賢良寺裡的和尚就全被綁走。
王同舟和其他住宿的客人被告知,天黑之前必須搬走。
否則,也送去修路。
造孽啊!
王同舟不得不收拾行囊,帶著隨從去彆的地方投宿。
可是。
他身無分文,又能去哪裡呢?
嶽晨把事情交給王飛處理後,就騎馬回去了。
在一個路口,他停下來,向王小玉吩咐道:“你先回家,對了,府上來了四位樓蘭胡姬,你先把府裡的規矩教給她們,彆讓她們惹到了衛敏。”
“好的哥哥。”
王小玉笑盈盈地朝著嶽晨揮揮小手,就急忙回去了。
嶽晨派兩位侍衛跟過去保護她,這才急忙趕去都察院。
快要散朝了,他要去找知夢算算那把左輪手槍被王兵丟到哪裡去了。
沒多久,嶽晨來到督查院。
看到知夢還在講著美好的未來世界。
此時,知夢已經從天文地理和未來科技,講到美妙的音樂。
人類社會從何時開始有的音樂,已無法查考。
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會使用聲音高低和強弱來表達意思和感情。
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
逐漸產生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
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
往往敲打石器和木器,以表達喜悅和歡樂之情,這就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詩歌就出現了。
每一首詩,都是可以傳唱的歌。
詩歌不分家,是一個整體。
那些大家喜歡唱的詩,大多會流傳下去。
就像嶽晨寫給喜樂公的那首‘雲想衣裳花想容’。
早已經傳遍大街小巷,深受每一位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的喜愛。
還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也開始在京城流傳起來。
幾乎每一個學堂裡的孩童都會唱。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
在未來,詩歌就會分開。
詩是詩,歌是歌。
寫詩的人,會成為詩人。
寫歌的人,則是成為作曲家。
由此還衍生出專門唱歌的人,稱之為歌唱家,或者是歌手,歌星等。
未來的學校,還有專門的音樂學院,專門培養音樂人才。
聽後,大臣們對未來的音樂充滿好奇。
“不知道未來的歌曲是什麼樣子的。”
“陛下既然知道未來的事情,那陛下可知道未來的歌是怎麼唱的?”
麵對大臣們興致勃勃的詢問,知夢微微一笑:“朕知道。”
這一刻,連楚平帝都好奇起來:“陛下,那你能唱一下嗎?”
衛敏也充滿期待:“陛下,你就唱一下吧!”
知夢緩緩道:“拿琴來。”
楚平帝親自帶著劉公公去樂府取琴。
沒多久,侍衛就把琴搬了過來,擺在知夢麵前的舊案上。
知夢調整一下龍椅,先試了試音,然後就彈唱起來。
音樂剛一響起,整個大殿就一片寂靜。
女帝親自彈唱,誰也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連楚平帝和衛敏都屏息凝氣,側耳細聽。
“我站在
烈烈風中
恨不能
蕩儘綿綿心痛
問蒼天
四方運動
劍在手
問天下誰是英雄
……
我心中你最重
悲歡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換我豪情天縱
我心中你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