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未必隻有一個,解法也有許多種
黎佩順了口氣,往台上看去。
這時投影已經打開,幕布上已經顯示了ppt的內容,黎佩的目光自下而上,先是看到了落款的主講人,寫的是“京南大學李蘇”。原來這位女老師姓李,黎佩記下來,暗道,京南是所名校,倒能對得上鹿林深宣傳的師資力量。
視線上移,突然眼前一花。還沒等她看清這一節課的主題,ppt已經翻到第二頁,這一頁就一行字,“自客體關係並不一定是親密關係”,配圖是兩個麵對麵坐著交談的卡通人物,沒有其它更多內容。
黎佩傻眼,這可不在她昨晚臨時抱佛腳的內容裡,她連自客體關係是什麼都還不知道呢,這節課內容還怎麼聽得下去。可是課堂上查手機百度是不是不太好?黎佩摸了摸手機,又鬆開了手,算了,還是不勉強了吧,她一門外漢,聽不懂也正常。
果然渾渾噩噩大半節課,隻依稀聽到一些“獨處太久後產生孤獨體驗”,“自體心理學意義上的精神缺氧狀態”,“關係痛覺”,“關係危機”,“自體客體體驗不足”......這都是啥跟啥呀,黎佩托著腮,一臉懵,李老師講課的語速不快,語調也很溫柔,每一個字她都聽得清楚,但連到一起,組成一個句子,她就開始雲裡霧裡。整個課堂氛圍卻又很好,老師有問同學有答,活躍性很強,好像除了她,其他同學都沒有什麼理解困難。黎佩口中咀嚼著她在這堂課上頻頻接收到的一個詞,應該是人名,叫作“科胡特”,心想,也不知道是哪國心理學家,什麼“心靈組件”啊,一套套的,真是難懂。
按課時,一節課是90分鐘,分上下半節,各45分鐘,中間有十分鐘休息時間。但黎佩覺得自己實在是沒有坐滿整節課時的必要了,聽不懂的課,捱時間也是痛苦。
上半堂課結束之後,她抓起包離開,順手帶走了喝空的咖啡杯。去茶歇室丟垃圾時碰到了李蘇老師,她在往她那巨大的保溫杯裡注水,黎佩朝她笑笑,把咖啡杯扔進了垃圾桶裡。
“走了?”大概是看她背著包,李蘇開口問道。
黎佩不好意思地笑道:“聽不太懂,就不浪費時間了。”
“也好,”李蘇的語氣和緩,總能讓與之對話的人產生如沐春風這種感覺,“心理研究本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如果有興趣,不妨係統地學習了解。”
“嗯,好,謝謝老師,我會去跟課程顧問再聊一聊,有機會的話,再見。”黎佩雖然聽不懂她的課,但是她是打心眼裡喜歡聽她說話。
“希望能再見到你。”她也跟她道彆。
“我想跟課程顧問聊聊。”黎佩返回前台,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
“還有半節課不聽了嗎?”女生站起來,見是黎佩,她側頭看了眼牆上懸掛的時鐘,臉上露出些詫異來。
“專業性太強,不太適合我。”黎佩換了一種說法。
“好,那您稍等,我聯係一下課程顧問。”她拿起電話,撥出一個分機號,那邊很快接起來,她說了兩句,提到了黎佩的名字,電話很快講完,她放下聽筒,“課程顧問馬上到前台來接您。”
黎佩點頭,讓到一旁,邊看手機邊等。
崔婧給她發了消息,侯明怡也給她發了消息。
黎佩想起之前跟侯明怡的對話,不知為何就不太想點開她的消息。
她打開了跟崔婧的聊天界麵。崔婧問她,“課上的怎麼樣啦?”
黎佩打字回複她,“不怎麼樣,完全聽不懂。”又回,“跟我想聽的內容好像沒半毛錢關係。”
沒等到崔婧回消息,課程顧問就過來了。黎佩沒想到在頂著鹿林深谘詢微信後麵的是這麼個高高瘦瘦的男生,“黎佩。”她朝對方點點頭,自我介紹道。
“李明。”對方道,“我們去會客室坐下來聊吧。”
黎佩跟著他往走廊的另一頭走,這一帶大概都是會客室結構的,磨砂玻璃全部貼住,沒有空隙可以看進隔間裡去。
他們走進4416室,室內空間不大,擺了一張三邊型的桌子,三把椅子,其中一把靠在一旁。
李明把手中拿著的文件夾放到桌上,說:“你先坐一會兒,我去給你倒杯水。”
黎佩坐下來,又掏出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