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聽罷,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衍聖公叛國,實乃朝廷之恥,天下之大不幸。此事朝廷必須發聖旨公布天下,譴責衍聖公的不恥行徑,又要安撫天下士林之心。”
朱慈烺頓了頓,繼續說道:“本宮意,下旨明發天下,褫奪衍聖公爵位,以叛國罪論處,將孔家的降表一起附上,當全天下人看看咱們衍聖公的無恥,和如何勾結建奴,出賣朝廷,致使朝廷兵敗失地。”
“另外,禮部在貢院擇地,修建一座大型文廟,供奉至聖先師,以後,由朝廷直接供奉,孔氏後裔,和聖人再無關係!”
“孔聖是孔聖,孔家是孔家,儒家的道德,從來都是行為標準,而不是血脈標準,公告天下,大明還是一如既往的供奉孔聖,但孔家後人的所作所為,實在德不配才,不配代表聖人傳播聖訓。”
“以後由禮部每年組織祭奠聖人的祭祀,另外,本次的院試,閱卷就由翰林院組織,提學道總理,衍聖公的事情,等九月初一的大朝會公布,翰林院組織人手,在南京及直隸各府,以及其餘各布政使司治所進行講學。”
“將朝廷的意思解釋清楚,朝廷是依國法懲處孔家,但大明還是尊儒,大明的文人仕子,不受什麼影響,不會動搖儒學根基,管學士,這兩件事情你要安排好,不能出岔子,讓全國的學子鬨將起來。”
“是,殿下,臣親自安排妥當。”南北兩京的翰林院現在合並,人手多的要死,本就清閒的衙門,更是都閒的沒事做,現在好了,全是翰林院的活,大家有的忙了。
“錢卿和練卿,總督衙門和兵部,給各地行文,密切關注此事的影響,若是有人心懷不軌,蓄意煽動仕子抗議暴亂,直接全部拿下,萬不能給敵人機會,造成南方動蕩。”
“臣遵旨。”
“殿下,那山東失地如何處置,是否行文山東三軍,以優勢兵力奪回兗州和曲阜,朝廷也好拿下孔家,給全國的仕子一個交代。”右都禦史徐石麟不愧是右都禦史,禦史的嘴炮能力,被他發揮的淋漓儘致。
“建奴騎兵眾多,戰力強大,我軍騎兵新敗,就算正麵相抗,也是輸多贏少,需要大量步兵掩護,要是攻城,建奴騎兵反殺出來,結果堪憂啊。”剛在山東領略過建奴騎兵的李邦華不認同立即反攻。
“不錯,上次大戰,建奴以劣勢兵力和我軍騎兵交鋒,在我軍步兵和火炮的支援打擊下,我軍依然沒占到便宜,死傷數千,一旦騎兵受挫,對於步兵,再多也不是騎兵的對手。”侯恂也是反對。
“兵法雲,三倍於敵,方可攻城,建奴後續的步兵支援陸續挺進,還有從其他城池補充的兵力,十萬都打不住,我軍派多少人去攻城才有勝算呢?”兵部尚書練國事也不看好。
“行了,按照朝廷大的部署方略,先穩住現下吧,退朝。”
“臣等恭送太子殿下。”
二十四日,應天府貢院迎來了數千的童生參加高規格的院試,一切規矩都是按照鄉試來的,也算是讓他們提前感受一下鄉試的氛圍。
九月初一大朝會,在京四品以上京官,和各布政使司入京述職的,調任辭行的,以及各國駐使及勳臣等等,足有上千人。
按照早就布置好的流程,各項順利進行完畢,在朝會的最後,由王承恩宣讀聖旨,宣布衍聖公孔衍植叛國通敵大罪,褫奪衍聖公爵位封號。
一時天下嘩然,沒有什麼能比這諷刺了,教人忠貞愛國,行君子之道的天下表率,竟然帶頭叛國了,真是又當又立啊。
不過好在朝廷解釋的也非常清楚、及時,孔家的行為隻能代表孔家,和聖人無關,不會影響天下讀書人的地位,這才沒有引起大亂子。
然而,這公示天下的聖旨,下麵群臣其實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了,所以並不如何驚訝,沒有什麼出格的無禮的事情發生,反而是禦台上,竟然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
“什麼?衍聖公叛國,褫奪衍聖公爵位?額。。。朕。。。朕不要背負這個罵名,這不是。。。不是朕的意思。。。”
隻見崇禎突然從禦座站起,難以置信的看著在前麵宣讀聖旨的王承恩,手捂著胸口,艱難的斷斷續續的說著,還沒說完,就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一下倒在了禦座上,好在禦座有軟墊,倒是不怕摔到,隻是這一下,驚得站在禦階下的頂級大佬們眼睛圓睜,心中隻有一個聲音在不斷回響:‘完了,陛下被氣死了。。。’
首輔陳演一下嚇得跌坐在地,失魂落魄,心中直呼‘完了,完了,老夫要成背鍋俠了,殿下,救命啊。。。’
其實,這時候不少人都向朱慈烺看去了,朱慈烺也是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不知道老爹發什麼瘋,向台下一看,前麵的眾臣都已驚駭的看著自己。
王承恩也是停了下來,朱慈烺當即站起身形,吩咐道:“父皇再聞衍聖公行徑,仍是心痛難以釋懷,急火攻心,並無大礙,王大伴繼宣旨。”
說完朱慈烺快步走向崇禎,上前一探,呼吸微弱,但確實還有,倒不是休克,朱慈烺轉回身形道:“抬父皇禦輦回宮,宣太醫救治。”
“奴婢遵旨。”一群武監上來,麻溜的抬著崇禎的禦輦向謹身殿撤了。
朱慈烺靜靜的站著看下下方,其實發現崇禎暈倒的不多,也就前排一些朝廷眾臣,平時經常麵聖的一些人,其他後麵的大臣,這種肅穆的大朝會,頭都不敢抬。
巡察禦史可是在巡場,盯著哪個大臣失禮,那是要記錄受罰的,嚴重的當場要被廷杖的,自然沒有看見崇禎暈倒。
待王承恩宣旨完畢,朱慈烺站在禦台上大聲道:“陛下日夜操勞國事,初聞衍聖公叛國,痛心疾首,不能自已。今日在百官麵前,再次聽聞,仍然悲怒交加。”
“大明待孔家,世代厚恩,竟不想孔家忘恩負義,忘祖數典,悖逆朝廷,陛下惋惜又怒其不爭,丟儘朝廷顏麵,一時急火攻心,並無大礙,諸位不必擔憂,退朝。”
“退朝。。。”
“恭送陛下、太子,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