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左邊剩餘的兩人才發現不對,原來是身後還有敵人偷襲,就在此時,見左邊二人被張其在吸引了注意力,地上跪著的王見明突然暴起,彈起一米多高,一個力劈華山。
最左邊的清兵反應迅速,剛微微轉過身來,見鋼刀朝自己麵門劈下,下意識的就抬起手中的硬弓格擋,但他忘了,這是弓,不是刀。
‘噗’的一聲,勢大力沉的一刀,連人帶弓一下子被劈倒在地,弓弦和弓身全被劈斷,清兵也是被斜肩帶背的辟出了一條巨大的刀口,深可及骨,鮮血噴湧而出,好懸沒被一刀劈成兩半。
剩下最後一個清兵,早就被暴起的二人嚇呆了,眼見同伴三人瞬間慘死,當下二話沒說,撒腿就跑。
見狀張其在獰笑一聲,從地上撿起最右邊的清兵手中的弓箭,搭箭拉弦,‘嗡’的一聲,一道勢如破竹的勁射,箭枝化為閃電,直奔逃跑的清兵而去。
‘噗’的一聲,沒跑出十幾步遠的最後一名清兵,帶著胸口探出的箭頭,又向前奔出幾步,這才踉蹌著撲倒在地,蠕動著還在向前爬行。
王見明走上前去,一腳踩住清兵的後背,信手一揮,這最後一名清兵的腦袋也是飛起多高,骨碌碌的掉在了地上。
王見明走回來,抹了一把臉上被噴到的血跡,從清兵身上撕下一塊棉甲內襯,將張獻忠身上的箭枝掰斷,脫下張獻忠的棉甲、衣物,為張獻忠包紮傷口。
剛才逃命的危急時刻,來不及處理包紮,現在得空,得趕緊包紮止血,不然等會兒血都流光了。
好在箭傷隻要不致命,一時半會兒倒也無礙,傷口因為箭枝堵著,流血其實也不多,問題不大,箭傷的麻煩之處,絕對不是現在,而是取箭頭和後續處理。
“大王,走吧,我們繼續向東,爭取在天亮前摸到清薑河,隻要過了河,明天天亮了韃子再搜捕,也過不了河,我們就從秦嶺繞道,走大散關東城回關。”
“嗯。。。你們又救我老張一命,走吧,我還撐得住。”
張其在和王見明攙扶著張獻忠,不敢多作停留,一路繼續向東潛行,兩個時辰後,蘇納帶著大隊人馬終於是趕到了這裡,見現場四名屬下已死,頓時氣的蘇納大罵張獻忠奸賊。
原來是杜興文領的大部人馬,終究是被蘇納追上,逐步斬殺俘虜了全部人等,等殺了不願吐露張獻忠行跡的杜興文後,終於從張獻忠親衛中嚴刑逼供出了張獻忠的行跡。
但此時趕到這裡的他們,早就不趕趟了,過去兩個時辰了,哪裡還追的上,但蘇納並未放棄,依然讓手下根據地上的痕跡判斷張獻忠逃離的路線,一路速度並不快,但依然精準的向張獻忠追去。
王見明和張其在帶著張獻忠渡過清薑河,然後一路向南,最後終於進了秦嶺,一路摸爬滾打,終於在大戰後的第四天,狼狽的如同三個野人一般,從大散關東城連接山巔烽火台的石橋回到了關內。
此時的王見明和張其在還好,隻是饑渴交加,疲憊不堪,人還算完好,但張獻忠此刻,卻是已經隻剩半條命了。
雖說二人將乾糧和水全給了張獻忠,但張獻忠畢竟有傷在身,連天折騰,又渡河泡了水,加上九月初的北方,天氣依然炎熱,很快,張獻忠的箭傷就發炎,開始流膿潰爛。
而就在大戰後的第三天早上,全麵搜剿了一天兩晚的清軍,終於將整片區域過了一遍,在第三天早晨,由祖澤潤率領的六千餘步兵草草的試探攻擊了一番大散關北城。
見大西軍城牆依然軍力眾多,反擊犀利,多鐸知道憑這點兒人是攻不下來的,就沒再強行送命,傳令全軍在關外駐紮了下來,讓祖澤潤鬆了口氣。
“報。。。王爺,緊急軍報。”
“讓他進來。”此刻多鐸正在升帳盤點此次大混戰的戰損斬獲,突然親衛來報,帳外信使求見。
“小人參見豫親王,王爺金安。”一名清軍漢軍旗校尉進來軍帳,跪地請安道。
“彆廢話,你是哪個旗的,有什麼事?”
“王爺,奴才是漢軍鑲黃旗校尉,王爺。。。寶。。。寶雞。。。”
“怎麼了?彆吞吞吐吐的,快說,是不是明軍突圍了?”多鐸好似早料到了一般,不耐煩的問道。
“王爺英明,正是明軍突圍了。”
“哼。。。劉之源這個廢物,本王走的匆忙,就少囑托一句,他就放明軍跑了?他人呢,怎麼沒有親自過來請罪?”
對這個結果,多鐸半路上就想到了這個可能,自己率騎兵撤離,隻剩鑲黃旗漢軍和兩萬包衣,明軍見此,說不定就會突圍。
除了鑲黃旗漢軍還算戰力湊合,兩萬包衣說白了就是滿八旗各旗的馬役,隨軍照料戰馬的仆從,戰力基本屬於炮灰級彆。
在三十多萬流寇大軍和五萬明軍之間,自己還是選擇了危害更大的流寇,明軍若是突圍西逃,也不是不能接受,自己拿下寶雞,整個關中平原算是基本拿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結果也不是不能接受,消滅五萬明軍和消滅三十多萬流寇,奪回大散關要塞,自己當然是選擇後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自己的騎兵來少了,還真就不一定能拿下三十多萬之巨的流寇。
不得已,隻能全力收拾一路,放任另一路,這不,自己集全力騎兵猛撲流寇,明軍還真就趁機撤退了。
“回。。。回王爺,劉都統他。。。他殉國了。。。”
“什麼?劉之源戰死了?怎麼回事?詳細說說。”多鐸聞言一驚,劉之源戰死了?這還真是出人意料,劉之源可是大清的老將了,竟然就這麼戰死了?
“是,是的,王爺,劉都統前天夜裡,率軍力戰明軍,不幸殉國。”校尉擦了擦眼淚道:“就在王爺率軍走後的第三天晚上,明軍突然從北門突圍。”
“劉都統聞訊後,當即調集大軍出北營攔截明軍,兩軍在縣功以南交戰,但明軍狡詐,出城的明軍隻一萬多人,就在劉都統率軍在縣功交戰的時候,命其餘三萬多大軍從西門殺出,直奔我軍大營。”
“守營的吳汝階吳副都統兵力不足,未能守住大營,被明軍從轅門攻破,殺進了營中,將我軍留守的大軍殺了個乾淨。”
“輜重帳篷損毀殆儘,糧草牲畜搶掠一空,然後追著吳副都統而去,吳副都統帶著殘軍向縣功地帶的劉都統靠攏,結果被後麵追來的明軍前後包夾,我軍大敗。”
“吳副都統率著殘軍逃入了西山,而劉都統則在撤退時,不幸被流矢擊中,第二天上午不治身亡了,嗚嗚。。。”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