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麵是前翰林院編修傅鼎銓和陳之遴請複奏,請陛下聖裁。”倪元璐繼續主持朝會。
“哦?這兩位,朕倒是記得,算是朕的師傅了,如此,這幾年也算是委屈他們了,就以修撰起複吧。”朱慈烺對兩人都認識,當時都在詹士府兼職。
“是,陛下,下麵,是內閣輔臣,文淵閣大學士李邦華的請辭奏疏,請陛下聖裁。”
“什麼?李閣老為何請辭?可是朕施政不當?閣老何必請辭?”朱慈烺當即詫異不已,站起身問道。
“稟陛下,臣請辭和陛下無關,陛下治政英明,乃明君聖主,臣亦是十分想輔佐陛下中興大明,但奈何,臣老了,這把老骨頭不允許了,請陛下準了臣吧。”
“這可不成,閣老身子骨硬朗著呢,朕還需要你輔佐鞭策,似閣老這等敢諫諍臣,朕如何舍得離去,不成,萬萬不成,閣老若是身子不爽,朕派太醫去府上調養。”
“臣。。。老臣謝陛下關愛,老臣性子直,自入仕以來,得罪了數不清的人,今日,能得陛下諫臣的認可,臣死亦能瞑目了。。。”
李邦華跪地,此刻已是感慨的老淚縱橫道:“隻是,臣畢竟年事已高,今年已經七十二了,身子骨撐不住了,近日時感困頓,懈怠政務良多,不願再耽誤國事。”
“請陛下允臣歸去,補充年富力強者入閣,協理政務,臣能輔佐陛下兩年,已是僥天之幸,臣相信,陛下定能中興大明,臣在鄉間,會等著陛下的捷報的。”
朱慈烺也是萬般不舍,繞過禦案,走下禦台,親手將李邦華扶起,看著眼前的老臣,也是眼角濕潤。
李邦華氣節、能力、德行都屬上佳,這兩年,也是鞭策了朱慈烺不少,在朱慈烺如此強勢上位改革的情況下,敢質疑朱慈烺的,實在不多。
朱慈烺不想失去他這個敢諫的能臣,於是還是拒絕道:“不可,朕登基不久,還需要閣老這樣的諫臣鞭策,朕不能失去閣老。”
“這樣,朕給閣老放一段假,讓太醫給閣老調理調理身子,等閣老好些再回閣用事如何?現在閣臣不少,閣務分攤兩閣,閣老不必如此操勞。”
“老臣謝陛下隆恩,但臣實不堪用事了,請陛下允了臣吧。”
“此事就這麼決定了,閣老先休養,其他事以後再說。”朱慈烺不容拒絕道。
“臣。。。遵旨。”李邦華見狀,隻得暫時答應,不過,他確實去意已決,他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了,和孫承宗同科。
現在,已經是五朝元老了,七十多歲的身子骨,已經受不了高強度的政務處理了,不願意占著閣臣的位置,懈怠政務,該騰地方咯。
今天的結果,他早有預料,不管如何,朱慈烺都不會在他第一次請辭就答應的,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門麵功夫,哪怕是為了照顧他的臉麵,也斷然不會應允的。
見此結果,滿朝文武皆是鬆了口氣,心中欣慰。
陛下能如此善待,也是為自己打了個樣,不至於擔心不得善終。
“陛下,下麵是禮部請封昭仁公主封號,選招駙馬,請陛下聖裁。”
“哦?朕看看封號。。。”朱慈烺打開奏本細看,不久,朱慈烺合上奏本道:“就選和寧吧,冊封大典,禮部按製準備即可,駙馬一事,也按例甄選吧。”
“臣遵旨。”禮部尚書黃錦領命。
昭仁公主是因居於昭仁宮,以此便稱,並不是正式封號。如坤興公主朱媺娖,冊封前因居於壽寧宮,冊封前則稱為壽寧公主。
“陛下,下麵是河南巡撫和山東各軍的奏報,今年春,北方又是大旱,波及關中、河南、山西、河北、山東大部,請朝廷賑災。”
“。。。”朱慈烺扶額無語,誰說的崇禎朝結束,天下的大災就過去了,這他娘的不還是有餘韻啊。。。
不過,現在好了,隻需賑災兩省即可,因為剩下的三個省,不在大明現轄之下,該頭疼的是多爾袞才是。
唉~最終,很可能還是三省百姓受苦啊。
“按製賑災吧,從上海、南京調撥賑災物資,著紀檢部和都察院,錦衣衛都司,錦衣衛都知衙門派員隨行,監察賑災。”
“另,抗旱能力極強的新作物,今年大力在北方各省推行,作為各縣官員的考核硬指標,推行不利者,考評不得高於丙級。”
“是,陛下。”
新作物普及,百姓接受度其實並不高,沒人願意冒風險賭新作物,所以推廣實則非常緩慢有限,現在,朱慈烺也管不了了,借此大旱,命官服強行推廣,由不得百姓選了。
“陛下,下麵是刑部侍郎何謙請奏,刑部尚書入獄,刑部部務積壓嚴重,請陛下定奪。”
這請奏,就有些耐人尋味了,許多人心中猜測良多。
何謙此舉,是想上位了。經過孔氏案,刑部在胡應台的領導下,已經兩次出現大錯,還將主犯審訊至死,其中蹊蹺頗多啊。
很多局外人猜測,孔氏父子,這是被人滅口了,不管是不是胡應台所為,他知不知情,或是有意放任,或是全然不知,他都難逃其責,下台,是在所難免了。
朱慈烺起身踱步,說實話,現在因為不允許錦衣衛用刑,審訊效果不佳,暫時並無結果。
不過,正如眾人猜測,胡應台不管有沒有問題,其實都不適合再留任了,朱慈烺現在考慮的,隻是胡應台有無犯罪的處置區彆。
良久,朱慈烺這才站定道:“既然政務處理需要,著何謙暫署部務,著吏部和內閣提名,十五朝會廷推。”
“臣遵旨。”
“陛下,今日朝會最後一件事,是教育部請示,著何人主持武進士會試。”
“這個,朕早有考慮,著建極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少傅,軍閣元輔倪元璐倪閣老親自主持,充任主考,由教育部左侍郎孫逢奇任副主考。”
“抽調各部左侍郎十四人,在京陸軍第三軍、第八軍、第十二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海軍第三軍軍長、政委共十人。”第十六軍暫正式冊封李岩為軍長,其餘正在改編,魏國公請假。
“南京獨立師、騎兵第二師、勇衛營、勇武營、師長政委八人,共三十一人任同考官,組成三十四人的考試團隊,四月十二日進入南京貢院,封閉出題。”
喜歡明中祖:朱慈烺請大家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