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童貫停步於謝延亭身前,伸手要了那顧成的刀。遂用手指撥了鋒刃,冷冷的問了一句:
“爾可知罪?”
那謝延亭卻是閉了眼仰了頭。
自家自打從了夫人作出那謀算配軍孫佚的事來,便覺早晚就這麼一天,倒是不曾想到這砍頭的刀來的如此的快。
偏偏礙於故舊之情,又聽信了那婦人之言。放了兩次的救命之恩不報,卻陷那孫佚於死地。
後悔麽?倒是自家不義在先,現在處境自然是個無話可說,心下隻求一個速死。
萬念俱灰了麽?且不儘然,看似引頸受死,卻也是望了有那一線生機於己。
然,當將那口刀輕輕的壓在自家脖頸之側,那跪的直直的身軀便是微微一震。胡須下的喉結,已是一個上下顫顫的抖動。
怕麽?
是個人都怕。
隻這一刀下去,便是血流五步,這塵世間恩恩怨怨,兒女情長便再也與他無關。
心下放不下的且隻剩一事。便是那結發的嬌妻、可憐的幼子也會隨他而去,再見已是那陰曹地府枉死城中。
雖閉了眼不去看,但那腰刀鋒刃摩擦那衣物,發出的翁鳴之聲。雖是個聲響細小,卻在此刻倒是聲聲入耳,猶如雷霆一般。
死寂一般的安靜,倒是讓人心下不禁了,生出一番的波瀾,往日曆曆在目,過往卻在眼前,如同驚濤拍岸,荒水撼堤。
然,不過片刻,聽那童貫緩緩道:
“可知無恩之刑?”
此話問的那謝延亭無言以對。
怎是個不知?然,世間那後悔藥且是個難尋。便是咬了牙,穩了心中的恐懼,便是期盼了那口刀能速速的斬來,儘早得了個解脫曲折。
然,卻覺那口刀,離了自家的脖頸,遂,覺刀鋒刮麵。
那腰刀鋒利,刀鋒所過之處便是一個須發皆斷。那謝延亭卻不敢避,隻得戰戰了硬挨。
卻又聽那童貫冷聲道:
“那宋粲兩次與你救命之恩,你卻三番兩次欲至他死地,此乃忘恩。奪其軍功此乃失義……”
那冷冰冰的聲音傳入耳中,且是讓那謝延亭麵紅耳熱。
身後自家的婦人卻是一個嚶嚶了輕聲叫了他:
“夫君!”
一聲“夫君”出口,便是被那一聲響亮的耳光打斷。隨即便是一頓劈裡撲通的踢打之聲拌了內侍小聲的叫罵。倒是再聽不見自家夫人一點的聲響。那拳拳見肉之聲,讓那謝延亭心下怔怔,倒也不忍回頭去看。
遂那踢打聲落,耳聞自家的夫人微微啜泣之聲,心下淒淒之感油然而生。
倒是個心內沉沉,再也讓他昂不起那頭顱。
然,那頭還不曾低下,卻被那口刀挑了下巴,強令其抬起頭來。
那童貫的公鴨嗓便又響起,聽那冷冷了道:
“如此恩將仇報以怨報德,可殺之否?”
那刀鋒斷抵喉,斬了那須發皆斷,紛紛的掉落。那些許的聲響,此時於那謝延亭耳中,饒是一個同雷霆萬鈞。
拌了那遠處小兒嬉笑玩耍之聲,便又是一個萬刃戳心。
隻得心內自歎人為刀俎也。死了吧!願那閻君下世不再與我一張人皮!
且在想,卻又聽那童貫道:
“如此忘恩負義,便是手刃與你,我亦欣然之,卻是我那不成器的侄兒心善,苦苦哀求於我,而不得行此快哉之事。”
說罷,便將那口刀扔在謝延亭膝前,鋼刀觸地,彈跳了饒是一片的響亮。與那叮當之中,那謝延亭再也經擋不住,撲通一聲便是雙手撐地,喘喘卻也不敢大聲。
見他如此的不堪,那童貫卻是個攏手望他,冷聲蔑道:
“再三救下爾之性命,倒是看你怎的做出欺天負道之事。”
說罷,便轉身負手而去,行走間且丟下一句話來:
“我若是你,怎得厚顏苟活於世!”
那謝延亭戰戰窩在地上,且不敢抬頭。隻了聽了腳步漸遠,又聽的暖閣木門響動,便覺那童貫進了暖閣。
這才敢睜開眼來,暗自望了四周。
心下淒然,回頭,望了一眼身後伏地,毫無聲息的妻子,耳聽那院外兒子與那宋若玩耍嬉笑之聲,卻是心下不忍也。
然,事已至此,也無他法。心下也道自己合該是個當三死之人也!
想罷,便吞了口水,雙手戰戰撿了那刀托在手中,望天長歎了一聲。
那夫人見他如此,便是哭嚎一聲,一把抓住夫君的臂膀,不顧那內侍刀劍抵背,且是一個聲聲泣血苦苦哀求。
那謝延亭倒是將心一橫,甩開自家夫人,喊了一句:
“莫要跟來!”
叫罷,便托了那刀向自家的喉頭撞去。
值此緊要之時,卻見那旁越一腳將那腰刀踢了一脫手,見那柄刀當啷啷的落在當院,那謝延亭兩手空空,驚詫了望那旁越。
旁越卻也不說話,將那被內侍踏扁了的烏紗又撐了起來,撐好了,拿在手裡看了看,便隨手扔在那謝延亭身前。
院中眾人皆是個詫異。
卻看那旁越點手散了那押住那夫人的小番。
那驚魂未定的夫人,慌忙爬將起來,抱定自己的夫君,哭一個聲淚俱下。
倒是這般苦情的戲碼,讓那旁越看得有些個厭煩,道:
“且是聒噪!”
說罷,便向那身邊顧成道:
“問她,今晚吃些什麼?”
說罷,且無奈的丟下一句:
“饒是有得一個好兒也!”
那夫人懵懂,然,站在她身後的顧成卻不跟她客氣,便是一腳跺在那夫人身上,踩了脊背貼了近身,押了聲,呲牙咧嘴了道:
“恭喜夫人,賀喜夫人,且是苟得了條活命!”
那夫人聽的此話恭喜的吉祥話來,且個魂飛魄散。這聲音,倒是比陰司勾命的惡鬼更為恐怖也。
即便害怕。也知此番且是得了一條活命,慌忙收了哭聲磕頭如搗蒜般的一路送那旁越進那暖閣。
且不說這謝延亭一家如何的殺豬宰羊,殷勤的侍奉著童貫一行人等。
倒是京城宋邸大院卻是一番大大的熱鬨。
那龜厭卻不想讓師兄和師侄見他不堪,便是在那漏澤園尋了也不知何人何時搭就的看墳的草棚,帶了唐昀灑掃了一個角落堪堪的呆一夜。
待到了天亮,這才穩住了情緒,擦乾了眼淚,換做一個混世魔王般的沒心沒肺的嘴臉。與那唐昀一起,一路說笑了回到宋邸。
進得二門,便見那東院內,五師兄怡和道長領了那孫伯亮,仗了劍守在廂房的門前。見這倆人門神一般的陣仗,心下倒是奇怪。
心道:這倆又是跟誰啊?這苦大仇深的!
問了才知是那程鶴到府,叫了那太史局的局正進去密謀。然,又因其間茲事體大,且不讓人進屋去。
得了孫伯良這般的回答,這心下更是一個奇怪。心道,他倆密謀?一個算命的,一個算數的,還茲事體大?這笑話也是沒誰了!
遂便是“切”了一聲,笑點了自家的五師兄給自己找戲,刷存在感。
便在屋外大聲叫了幾聲師兄。然,過了片刻,卻仍不見裡麵的動靜。
這不祥之感便是一個油然而生。
宋家已然是這樣,刃煞未除,又藏風聚氣的。那冷的,跟個大冰窟窿一般,再把倆人凍出個好歹來,且是個擔待不起!
想罷,便是埋怨了師哥怡和,上前一腳跺開房門,來得一個破門而入。
門破,帶了風入內,且是一個呼啦啦白紙如蝶,狂亂的飛起!
待那些個紙落下,便是傻眼,且是呆呆的望了那房內的情景,瞠目結舌!
那唐韻也是個好奇,靠過來望那屋內,倒也是個傻眼。
但見房中遍是紙張,牆上地下如雪片一般。慌忙抓了那飄來的紙細看,見其上密密匝匝寫滿了天乾地支,紅黑勾線如同蛛網。
抬眼看,見那些個紙張,且是一個層層疊疊堆了個滿地滿床,倒是讓人無從的下腳。
紙堆中,見那太史局的子平局正已經伏地,趴於紙上氣若遊絲,那臉色倒是比那些個紙還白了些個。
再看那程鶴!
好吧,那叫一個口鼻竄血,噗噗的往外吐了血沫。
然卻,任由那血滴滴淌淌的且是不顧。依舊端了硯台接了血,提了毛筆蘸了血水狂書。
便是無紙,也是在那牆上奮筆疾書,見那三麵牆上被他寫了一個密密匝匝已無空隙可言。
那龜厭見罷且是一個瞠目驚呼:
“瘋了麽?”
卻見那程鶴麵色蒼白,眼神若癡。且是一個呼之不應。
龜厭亦是精通道醫,卻也知道此時喚醒他便是要了他的命去,卻也是不敢再喚那程鶴,便叫人先拖了那局正子平先出來。
讓人先給放平了,上前搭了了他的腕子。問了脈象,又看了眼白舌苔。便又是一個麻爪版的甩手!
看症狀卻是力脫之相。然這心脈俱衰,眼仁散散,又是一個離魂之狀!
心下慌亂,便是個手足無措。
卻在此時,心下想起那丙乙先生那瘋子形狀。
於是乎,便扯過身邊太史局官吏問道:
“可知丙乙先生?”
那小吏慌亂之下想了想,也不顧的行禮,慌張了道:
“道長可說可是台獄醫正?”
此話倒是問的那龜厭一頭霧水,也不知道他們倆說的是不是一個人。
然,事出緊急,便也顧不得許多來,先把那會看病的叫過來再說。
想罷,便扯了一張紙過來,磕破手指,急急了寫了,口中道:
“且與他說,宋邸疾患,龜厭求他過府!速去!”
這一聲“速去”,倒是讓那太史局官吏忙活起來,便是出門喚了那開封府衙役的去那禦史台調人。那開封府衙役腿快熟路,便是一路舉了那血書,撒開了丫子,扯開嗓子,喊了行人讓路,瘋也似得往那台獄跑去。
且是一頓忙活,那龜厭且是不舍得那程鶴出事,便是一刻不離,卻也不敢喚他,隻站在門外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