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了翁之怒_天青之道法自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了翁之怒(1 / 2)

政和元年,辛卯,五月丁卯。

降劄子:“累據臣僚上言錢法之幣”。

自此北宋曆史上最大宗的貨幣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北宋出現的“交子”可以毫不謙虛的說是“世界曆史上的一次貨幣革命”。

也是我國乃至世界史上官辦發行的第一個紙幣。

天聖元年成立的“交子務”,也成為世界史第一個帶有國家屬性的銀行。

自,哲宗紹聖年間“界率增造,以給陝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為始的增發和濫發乃至私法,直接導致了朝廷對經濟的管控能力喪失。

“少者數十萬緡,多者或至數百萬緡;而成都之用,又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增發,使得一場席卷全國的經濟危機初現端倪。

然,“大觀中,不蓄本錢,而增造無藝。至引一緡,當錢十數”的情況,已經到了不得不進行貨幣改革的地步了。

也就是說,當時的“錢引”這玩意兒是沒有什麼準備金的。增發隻能加大經濟危機的危害。

遂於政和元年停止收易舊引,恢複“天聖界額”並置本錢。

這場迫於無奈的貨幣改革,卻基本上全盤否定了,因哲、徽兩朝,交子惡性膨脹,於崇寧間,蔡京對“交子”改“錢引”的貨幣改革成果。

然此事,不僅僅全盤否定了蔡京的改革結果,也是元佑黨對元豐黨的一場政治上的清算。於是乎,一場自崇寧就已經偃旗息鼓的黨爭,再次劍拔弩張。

在我們漫長的文明史當中,存在長達三百一十五年的宋,無疑是一朵奇葩。

宋,保持著很多古代社會的特點,但也發展出一些現代社會的雛形。

而且宋朝的商業信貸、期貨貿易、冶金煤礦、製造工業、第三產業以及對外貿易均相當發達,商業化和城市化達到較高水平,擁有財產權的中產階級和市民階層漸成氣候。

這些特點表明,北宋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近代社會特點。

宋朝,之所以被稱為中國曆史經濟、文化、商業的“巔峰”,恰恰不是其古代性。而是因為其具有代表性的現代性。

也就是這種古代性和現代性的相互撞擊下,成就了宋代的輝煌。同時,也埋下了令其滅亡的根苗。

然而,這種古代性和近代性共存、碰撞,對於當時的統治者而言,無疑是複雜的,不可預見的,同時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的。

他們不僅要疲於應對對外的戰爭,和其內部,代表了傳統的封建階層和士紳階層,以及新興的資本階層的黨派鬥爭。

還要對應各種私募資金對國家金融體係的衝擊。以及複雜的金融體係恢複,應對貨幣超發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

如何和平的化解金融危機,不要說是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就連現在,也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更加要命的是,還要應對古代社會的慣性,和近代社會的萌生,在那時的物理性碰撞,和屬性不同的交接融合而導致的化學性的傷害。

更加讓其疲敝的是,自熙寧年間開始的元豐、元佑兩黨的“共輔皇圖”,逐步演變成崇寧、大觀年間的新舊兩黨血腥的、近似於瘋狂的廝殺。

如果說無限製發行紙幣,引發的通貨膨脹,壓垮了趙家王朝的話,倒是一個欠妥。

這兩者,隻能說是最後的,或是其中的一根稻草。

其中最大的誘因,則是這代表不同階級的新、舊兩黨之間的鬥爭。亦是舊的文人、士族、封建階層,和新興社會階層的一場你死我活的,不帶任何私利的廝殺。

這種廝殺是損人不利己的,也是沒有任何對錯可言的。

隻是兩黨都在扞衛自己的信仰,和自己所代表的這個社會階層的存亡。

所以,不可調和,亦不可理瑜。

於是乎,政和元年的這場,旨在抑製國內通貨膨脹的經濟改革,又毫無懸念的演變成一個複雜的且又簡單的兩黨之爭。

於這場不見血光,卻如血磨羅刹場的爭鬥中。任何中庸之道,自然不會,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是月,再下通州取陳瓘《尊堯集》送編修政典局。

原先這陳瓘《尊堯集》已經“初取《尊堯集》在正月壬辰”,如今再取,倒是一番波折在裡麵。

其中所謂“波折”,蓋因“崇寧既建辟雍,詔以荊公封舒王,配享宣聖廟,肇建坐像,了翁憤之”。

荊公什麼人?王安石便是。了翁為誰?陳瓘是也。

然,這了翁究竟是如何憤怒?為什麼憤怒?我等也不甚知曉。

隻知道你這糊塗的小官家,把那王安石的塑像弄到宣聖廟我就不樂意。

你這樣做就是對不住那“天地君親師”!你就是不聽聖人之言!你就是欺師滅祖!總而言之“祖宗之法不可違”!

不過你也不能怪他。

彆說是一場牽扯國家,民資命運的改革。即便是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現,也是會有一幫人去毫無理由的去抵製。

這種抵製不僅是北宋,現代社會也是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現代社會的這種抵製,被包裝上了一些所謂“科學”的外衣。

比如說,居民樓上的通訊信號發射基站。

據說,這玩意兒能產生讓人看不見摸不著的輻射。

而且,這種輻射是對人體有害的,會破壞人體的微循環的,會導致各種各樣不可名狀的疾病的。更甚之,言其“乃殺人於無形之利器”也不為過。

不過,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在國內。在國外燒毀基站的事也時有發生。

比起我們來,這些個洋鬼子倒是更為激烈。隻不過少了頭上裹上紅頭巾,將手中能請下神仙的符咒變成了十字架。

不過這外籍義和團員們已經進化到不燒電線杆了!改燒5g基站了!

倒是個異曲同工,五十步笑百百步。卻也不乏一個奇觀,世界共賞之。

咱們還是書歸正傳。

說這了翁先生出這《尊堯集》影響卻有如此的大麽?沒事乾誰去理他,不看他的書倒也省心。

卻也不能這樣說,你當是現在呢?隨便寫點什麼讓機器人給審核一下就能在番茄發表?

現在很多人都用ai寫作了。

倒不是我惡意的去抵製ai寫作這個新興事物。

不過,寫書這事吧,首先是作者和讀者之間心靈上的交流。也就是說,我能在這本書裡感受到作者的心態,觀點。通過人物,場景的讀取,而引起心理上的共鳴,和情緒上的共情。

你這都用機器人了,我也就用機器人跟你聊唄。

說來說去,最終也是兩個機器人在交流。他們就是能聊到天荒地老,裡麵沒作者和讀者什麼事。

這樣的交流很無聊,也很無趣。

不可否認,隨著ai技術的發展,也會讓機器產生人類一樣的思想和思考。

假若真有那麼一天來臨,我估計,那會也就沒我們人類什麼事了。

因為思想這玩意兒沒人能控製的了,彆說控製彆人的思維想法。我都控製不了我自己的。

書歸正傳吧。

在ai沒有出現之前。在曆朝曆代,“出書立說”都是件大事,各朝的朝廷或是政府也有“有所司”去審查。

就北宋而言,每年“議禮局進禮書,已降指揮各轉官內有見係責降人,依例更不推恩,所給告令吏部勾取毀抹”。

也就是說,這書麽,也就是我讓你出你才能出。

而且,作為中間派的張商英,也有他負責的編書任務。

於是乎,請上:“請編熙寧、元豐閒事,號為《皇宋政典》,就尚書省置局”

帝曰:“從張商英建請也”。

然,至於為什麼非要拿了翁先生的《尊堯集》?

這其中的波折,那就隻能問那當時朝中的“二中”了。

這“二中”且不是董仲舒筆下《春秋繁露·天道無二》的“二中”。乃尚書左丞何執中和知樞密院事的鄭居中。

不過這“持二中者,謂之患”的評價倒是說的貼切。

然,《尊堯集》此時進京的奧義,恐怕隻有這“二中”才能說的清楚。

於是乎,正月壬辰,詔明州取陳瓘《尊堯集》送編修政典局。

《尊堯集》小可倒是草草讀過。

其內容主要是針對王安石所撰《熙寧奏對日錄》所寫。

謂:《熙寧奏對日錄》中所記錄的宋神宗的話,大多是王安石這貨“假托編造”的,請大家不信謠也不傳謠。


最新小说: 洪水末世:開局美女上司來我家 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 作為最強者卻總被小瞧 驚!我家糧油店通古今,任我周遊各小世界 你的外賣有點毒 對我而言,情不知所起 漢末孤鋒 牧安天下 末日遊戲師 開局誤入寢宮,女帝從此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