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平章到府_天青之道法自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章 平章到府(1 / 2)

上文說到。

那童貫跪在宮門凶位,與那宋正平惡討一個公道來。

但這公道卻是一個不好討,並不是因為這公道難討。

自古以來,這最難說的就是這公道二字。能說清楚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去討來。

為什麼說難?

首先,你的能說清楚什麼是公道?

倒是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公道的糊塗官司。

若說公道自在人心?但是,每個人心中所謂的公道又是什麼呢?

估計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公道。

無他,利益使然。

一件事情一旦與利益糾纏,那就和公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那麼公道是屬於道德範疇之內的事嗎?

這個麽。也沒辦法說。因為道德這玩意沒有什麼標準的規則,一切在乎於人對這件事物的判斷。

所以,道德、公理,在人文科學領域是屬於精神的構成部分。

窮困潦倒的人覺得富有者不道德,覺得均貧富才是公理,才是公道。

那麼反過來再看,把地主富戶都殺了,田地財富都給分了,勞苦大眾就都能富有了嗎?

顯然,這是一個可笑的,而且是很可悲的答案。

因為沒有了利益的驅使,大家同工同酬,自是出工不出力的多些。人性尚私麽,都想多吃多占,得不到就擺爛。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少乾活多拿錢,不乾活也拿錢”。

不過,長此以往社會發展會停滯不前,從而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崩潰。

所以,才會有另外一個偉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但是,用追逐利益就是完全正確的嗎?也不能說全對,任何事無論好壞,都不能說絕對和完全。隻有一個度的問題。

過分追逐利益,是能讓自己富有。但,絕對會讓人隻屈從於利益,而不斷降低自己的底限,一直到沒有任何的底限。

這點很明顯,現在的道德危機、信任危機、欲望放大皆源於此。

如果所有的成功都是以金錢為唯一衡量標準的話,那將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體係的崩潰,那會在談什麼公道,絕對是一個很扯淡的事?

就這朝中非份之達的呂維而言。初始之心也不能說出一個壞字。畢竟“清君側,正君威,而達君正國強”總好過朝堂爭權奪利,群臣膠著一團,什麼事都乾不了。

倒是路途走的遠了,便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出發罷了。

人,是很容易迷失的,也是最容易被自己的欲望左右的。

比如這官家,因為懼怕再有那“燭影斧聲”之事,而傾權與呂維一樣。

隻不過是使出一招“借鐘打鬼”,借助呂維去瓦解宗族集團和黨爭的威脅,鞏固皇權。

所謂的公道,卻隻是一個他們相互保命的籌碼。

息事寧人吧!在個人安危麵前,公道也隻能遵從於自己所在處境的判斷而已。

宋正平一家冤不冤?皇帝自然是最清楚的。

然,清楚歸清楚,但是也得裝糊塗。隻能硬撐了說一句“不可變”。

正如那康王麵南之後,便下了嚴旨:“蔡京、嶽飛,不可赦”一樣。

有人說,嶽飛不是昭雪了麼?

我也曾翻遍了宋人文錄、野史。南宋共存在百五有二,經九帝。倒是無一人為嶽飛昭雪。

有人說了,嶽飛已經平反了的。要不然秦檜、萬俟卨等人怎麼會被鑄鐵像跪於武穆墳前?

好吧,姑且不說這武穆、鄂王的封號。

就這嶽武穆碑前跪著的那幾位來說。

秦檜等人在嶽飛墓前跪像,最早出現於明正德八年。是當時的杭州府都指揮使李隆用青銅鑄造。

彼時此事在明而不在宋,中間還夾了一個大元。也就說明,起碼不是南宋皇帝讓他們這樣乾的,宋朝的皇帝也管不了明朝的官。

而且,造那跪像上亦無“敕造”二字,說明也不是當時明世宗朱厚照下令造的。

再看《宋史》。可查,上麵寫的明明白白,嶽飛罪有三:“臨軍征討,逾期三日,指斥乘輿,清理相切”。

而真正釘死嶽飛的是,嶽家軍十二營主將中,有九名主將揭發舉報嶽飛“致張憲意待謀反”。

然,《宋史》有載者,隻有“赦其罪”而無“平反昭雪”字跡在內。

如果,真的是昭雪,你總得下旨。令禦史台連同大理寺,重申案件,做出個甄彆、複查吧?完事了,總的拉出個替罪羊來吧?

首當其衝的,最應該查辦的,就是那始作俑者秦檜。這貨絕對是個難辭其咎。

不過,這廝卻能一直維持申王爵位和“忠獻”的諡號。既然是昭雪,那是要找出元凶,或者是始作俑者,拉出來正法的。

高宗隻是下詔“令見拘管州軍並放令逐便”意思就是,嶽飛的家眷,“自便”。不再“拘管”,跟現在的刑滿釋放差不多。

宋孝宗下詔:“追複嶽飛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

然,在朝廷文告中,嶽飛之死,依舊是個“坐事以歿”,隻字不敢提“冤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開禧二年,宋寧宗“追奪秦檜王爵,命禮官改諡”,同意韓侂胄將秦檜諡號“忠獻”改諡“謬醜”。不過數年,便有“複秦檜王爵、贈諡”。

直到寶慶元年,朝廷就嶽飛案件頒布《賜諡告詞》。告詞中,才敢出現嶽飛“冤情”二字,並“追封鄂王,特與賜諡忠武”。

這就是嶽飛、秦檜,這對冤家最後的結局。

禦史台、大理寺,到最後也沒有任何案件的甄彆與複查。

也就是基本沒有給一個明確說法。

頂天了,就算是個施仁政而已,或是政治鬥爭的一個附屬產品,跟平反沒什麼關係,更不要說昭雪什麼的了。

真若得平反,那嶽飛的兒子嶽霖也不會在紹熙三年十月,病危臨死之時抓著嶽珂的手叮囑:“先公之忠未,冤未白……”之語。

倒是元朝編撰《宋史》完全采信了嶽柯的說法。將秦檜等人害死嶽飛終成鐵案。

但是,誰都知道嶽飛冤,而南宋用了一百五十年也沒說個清楚。倒是元人編撰的《宋史》敢說。若嶽霖泉下有知,也不知道是該瞑目。還是該歎息。

而且,在當時隻是嶽家後人喊冤,朝廷之內也是誰也不敢接他那茬。

話又說回來了,自古以來,讓皇帝沒事乾抽自己臉玩的能有幾個?

但是,如果將嶽飛之死所有的罪責都怪罪於一人或是某一方麵,顯然有失公允也過於偏頗。

畢竟早在仁宗朝嘉佑元年的“狄青案”就有例在先。

而且理由比那“莫須有”更扯。

就是因為發大水,狄青搬到相國寺暫住,結果就有了“水者,陰也,兵者,陰也,武將者,亦陰也”。荒唐麽?不荒唐,僅一句“無他,朝廷疑爾”。

注意,這裡且還不是“帝疑爾”,隻是“朝廷所疑”便定下了一個生死無問。

曆史,是有其固有的複雜的,任何事情的真相都不可尋。

因為“真相”和“事實”且是一個風馬牛不相及兩件事物。就像喝水和杯子的關係一樣,你能拿杯子喝水,但是,把杯子當水喝,行為上就有點可笑了。

話不多說,這個屬於文史學術界的問題。還是讓專家們去探討吧。

書回正傳。

就如現在的宋正平,官家準其“屍骨還鄉,原官品級下葬”已然是一個有著莫大仁慈的大赦了。


最新小说: 神獄歸來,我無敵了 逆脈劍尊 玄學祖師奶駕到,重建道門輝煌 被冒充的丈夫 九轉涅槃經 大佬直播抓鬼,又癲又厲害 練氣老中醫 四合院:我一天簽到一噸糧食 神印:我魔族公主,武力值爆表 從山寨機開始,到國產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