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以為是無稽之談,但事已至此,需得安撫。”張蒼一拱手道。
“嗯。”韓嬰頷首,傳聞就是捕風捉影,無處可查。要是有源頭可以查,丞相張蒼自己就辦了,不會專門入宮稟報他。
既然沒有查到源頭,那麼就有好幾個可能。
首先章邯不是一個有德望的人,不能讓所有人信服。倒不是說章邯人品不行,隻是因為他做秦國大將的時候殺了很多人,樹敵太多。這種人.......哪怕章邯隻剩下一口氣,甚至未來死了,都可能有人跳出來攻擊章邯家族。
這是章邯試圖挽救秦朝,沒有成功而付出的代價。
或有人出於仇恨章邯,惡意中傷。
或有人妒忌章邯忽然被提拔到這麼高的位置,惡意中傷。
或有人猜疑章邯是否對韓氏忠心,推波助瀾了一番。
這是韓氏內部的可能性。
如果來自外部的間諜所為,那大概是陳餘。
劉邦現在剛剛攻入關中,立足不穩,梳理內部問題都來不及,沒空對韓氏做這種事情。
更何況現在天下局勢依舊是一虎,群狼。隻有項羽倒下,或者露出疲態,劉邦才會露出獠牙。
至於項羽.......項羽就不是一個擅長用間諜搞這種事情的人。
而無論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王者不能冷眼旁觀讓事情失控,應該積極插手控製局勢。
韓嬰抬起頭來對張蒼說道:“孤會遣郎中宣慰章邯,賜絲絹五百匹。”
“是。”張蒼躬身應是。
此事問題不大。韓嬰露出笑容對張蒼說道:“丞相來的正好。孤剛派人召見三公九卿入朝,商議遷都之事。坐。”
“謝坐。”張蒼拜謝,當仁不讓的來到了領班之位坐下。
不久後,三公九卿陸續到場,並以上朝班次而坐。張蒼以下乃左丞相張耳、太尉張良、禦史大夫韓廣,九卿。
人到齊之後,群臣朝拜韓王。
韓王言免禮。
小朝會正式開啟。
韓嬰說道:“今日召見諸卿,是為了遷都一事。”
遷都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早在潁川的時候,韓氏君臣就達成共識。
韓氏都晉陽。
晉陽的地形就不用說了。
城池位於六郡的中心,可以讓朝廷更容易控製南北。比如匈奴如果來犯,晉陽反應更迅速。安邑或懷縣太遠了。
比如楚國如果再一次來進攻,就不那麼容易威脅到都城了。都城穩,人心就穩。把都城設置在邊疆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過,有一些小事還需要商量一下。
張蒼拱手說道:“大王。韓氏都晉陽隻是暫時,臣派人核算過。如果在城中建造宮殿,耗費不可計數,同時也驚擾百姓。不如在城外營造宮室。”
韓嬰把手放在憑幾上,坐姿比較隨意,點頭說道:“那就建造在城外吧。把前宮建造的壯麗恢宏,後宮簡樸一些。”
張蒼說的對,都晉陽隻是暫時,宮殿未來還得拆掉。但不建也不行。他從項羽手中分到的大量美人、宮女、太監需要安置。
文武百官需要大殿上朝。
如果匈奴使臣來見,寒酸會讓匈奴輕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不行,但沒有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