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耳一針見血啊,太行群盜是個問題。韓嬰心中暗道。
當初他與王離大戰汾陰的時候,太行群盜的勢力就已經很強了,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很多盜賊還接受了他的印信,但後來絕大多數的人都背叛了他。
項羽滅秦之後,河北局勢混亂。太行山的盜賊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勢力之間互相吞並。
勢力內部的權力更替,亂成一鍋粥。
現在河北的局勢,韓氏在西,陳餘在東,燕國在東北。韓氏想要滅趙、燕,隻能出太行、河內郡。
更不用說統一河北之後,韓氏也不能容許盜賊繼續存在。
打掉太行盜賊,收降精壯為兵,老弱為民。收取太行山的山穀土地為韓氏所用,打開通往趙、燕的道路,乃是當務之急。
韓嬰又問道:“左丞相可有策謀?”
張耳拱手行禮道:“請大王把剿、撫太行群盜的事情交給臣。臣另外舉薦一人。”
“好,此事就交給左丞相了。”韓嬰一口答應,然後好奇問道:“丞相要舉薦何人?”
“陳餘的舊臣,代相夏說。”張耳再次拱手道。
韓嬰伸手捏了捏下巴,了解朋友很正常,了解敵人也很正常。陳餘與張耳既是朋友,也是仇敵。張耳舉薦夏說......
韓嬰點頭說道:“好,孤等會就召見夏說。”
“謝大王。”張耳拜謝道。
會議很快就結束了。韓嬰先派人召見夏說,然後從郎中之中找了一個人,持節前往安邑城取五百絲絹賜給章邯,以撫慰大將。
韓嬰在小殿內坐著沒挪屁股,夏說就在城中,很快就來了。
“庶民夏說,拜見大王。”夏說穿著體麵的衣服,但沒有印信、綬帶,乃以庶民的身份入宮,站定後對韓嬰行禮道。
“免禮。”韓嬰抬手說了一句後,便單刀直入道:“說。孤現在有六郡,當務之急是剿、撫太行群盜。孤把這差事交給了左丞相。他向孤舉薦你。孤打算用你做撫軍中郎將、賜節杖,輔佐左丞相。你意下如何?”
因為事情多,官職不夠用。韓嬰就經常發明官職,比如參讚校尉,以及現在這個撫軍中郎將。
參讚既是參謀。
撫軍就是安撫群盜,隻是撫賊或撫盜不好聽。
夏說驚訝了。他一個被騎爽俘虜的代相,能被免死留在懷縣就已經不錯了。竟然還有機會出來做官,對付太行群盜。
而且舉薦的人還是張耳......韓氏就不怕他與陳餘重新聯絡,從中作梗嗎?而且張耳這麼幫助韓嬰,莫非已經歸順韓氏?
張耳這個人原本沒有雄心壯誌,是個宰相之才。但是被封王之後,生出王心......現在竟然真心實意的輔佐韓氏?不可思議。
韓嬰一雙慧眼仿佛能洞察人心。笑著說道:“說啊。這世界上,王雖然多。但孤與他們不同。孤有器量,胸襟,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孤才能總和六郡,擊退項羽。孤也必定能消滅陳餘、臧荼,一統河北。”
“你願意輔佐孤,孤就重用你。”
“你不願意輔佐孤,孤也允許你平安生活在懷縣。不必有壓力。”
夏說被震懾住了,感覺到了王者的氣魄。同時也覺得陳餘恐怕要一事無成。
低頭想了一會兒後,他抬頭拱手行禮道:“謝大王看重。但請我鬥膽提一個條件。”
韓嬰爽快道:“金銀珍寶,孤視之如糞土。土地豪宅應有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