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匈奴雖然兵強馬壯,騎兵來去如風。但攻城並非他們所長。我們在河套有城池,人口。卻沒有武器,食物。這才被匈奴人攻破變成了奴隸。秦王把我們遷徙到河套戍邊,卻怕我們造反。讓我們半死不活。哼。如果秦王像大王一般待我們這麼好。我們怎麼可能謀反?必定拚死守衛邊疆啊。”
一名民兵附和道。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秦王在位,君與民的猜疑竟然至此。
韓王在位,君相信民,民不猜疑怨恨君。上下一心。這座關隘的士卒、民兵其實不多,也就三千餘人。但哪怕匈奴十萬騎致,他們也有勇氣與信心抵抗數月,等來韓氏援兵。
必不讓匈奴騎兵越過雷池一步。
.........
雁門塞。
將軍府,書房內。
武雲低頭看著案幾上絲絹的內容,臉上露出喜色,抬頭對來報的親兵,說道:“太行傳來消息。太行盜賊自相殘殺,連趙大將趙夕都被趙人殺死。太行已經落入韓氏手中,大王留中郎將夏說鎮撫太行。自將衛尉軍、韓允軍離開太行,火速趕來長城。有大王,有諸將軍,有數十萬雁門、代、河套百姓。長城。匈奴人沒什麼好憂慮的。”
親兵的臉上露出喜色,重重點頭。
武雲站起來背著手來回踱步,很是激動。韓氏朝廷進入表裡山河的三件大事。
一是發展民生,增強國力。
二是太行山。
三是匈奴。
以丞相張蒼為首的韓氏朝廷的能力有目共睹。
太行山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趙與韓的爭奪,韓氏的手可以伸過太行山了。
至於匈奴。恐怕是長期的麻煩。但是彭越、武興北伐河套,擊破滅亡了白羊、樓煩。先發製人讓匈奴人少了十幾萬人口,削弱了匈奴人。
隻要韓氏這一次能把冒頓攔在長城外,就永遠能把冒頓攔在長城外。
對此武雲信心衝天。
來回踱步三次之後,武雲站定,轉身對親兵說道:“把這個消息傳達下去。大壯我軍民士氣。冒頓,在韓氏麵前不算什麼。”
“是。”親兵當即熱血沸騰,大聲應是後轉身離去了。
武雲的心情漸漸平複下來,笑了笑坐回去,拿起兵書看了起來。與彭越、欒布這些人不同,他在太行做了盜賊,沒有機會與韓嬰一起學文習武。他也認識到自己的短板,自從做了將軍之後,有空的時候,或讀兵書,或召集部將探討軍事,力爭上遊。
他書讀了沒有一刻鐘,一名親兵從外闖了進來,行禮道:“將軍。匈奴大隊人馬兵臨城下。”
武雲放下竹簡,一抖身軀站起,目中精芒閃爍道:“披掛,去城上看看。”
“是。”親兵應是下去了。不久後,五個親兵走了進來,為武雲披上重甲。武雲率領親兵離開將軍府,來到了雁門塞北城門上。他居高臨下觀望,果然看到前方匈奴鐵騎千群,兵強馬壯。
“就算鐵騎一百萬,能攻城嗎?”武雲冷笑了一聲,左右觀望無邊長城,昂首挺胸。
“噠噠噠!!!!”就在這時,匈奴騎兵之中飛馳出數十騎往雁門塞而來。
武雲心中有數了,下令道:“是說客,不要放箭。”
斬殺使者不是他的風格,而且雖然大戰一觸即發,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喜歡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請大家收藏:()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