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臧荼終究平複下了心情,抬頭對大臣說道:“召見諸文武入大殿商議。”
我家大王也是豪傑.......大臣心中一定,躬身應道:“是。”
大臣走後,臧荼讓太監去叫更多太監進來,穿戴上了燕王冕服,坐等消息。
等太監回報文武到齊之後。臧荼這才在太監、護衛的簇擁下前往大殿,再經過便門進入大殿來到禦座上坐下。
“大王。”群臣躬身行禮道。
“免禮。”臧荼沉聲說道。頓了頓,他把事情說了一遍,問道:“諸卿。韓王自恃才力,欺淩諸侯。匈奴殘暴不仁,恐怕怨恨燕國。局勢艱險,諸卿可有策謀,解燕國之難?”
都是燕國重臣,事情他們都知道了,因而都比較平靜。
燕丞相張勝躬身行禮道:“大王。燕弱小,應該侍奉大諸侯。但韓王狼子野心,無能為也。臣以為向北應該對匈奴人順從。遣使臣帶著珍寶前往匈奴。”
“向西與趙國一起抵抗韓國。在內修葺城牆、關隘。訓練甲兵,建造弓弩以為守備。”
頓了頓後,他又說道:“請大王馬上派人前往趙國,與趙王商議對策。”
臧荼很無奈,燕趙早就已經聯盟。城牆、關隘他也一直在修建,精兵也訓練不停。
隻有派遣使臣帶著珍寶去匈奴才是新主意。而且也不是什麼好主意,畢竟是卑躬屈膝。
這偌大的殿宇內,燕國的諸大臣卻沒有一個好的策略。
燕國人才少啊......臧荼深深無奈,呼吸了一口氣後,點頭說道:“善。”
然後他又滿眼希冀的看了一眼群臣,問道:“諸卿還有建言嗎?”
群臣互相看了看後,都是一言不發。
臧荼越發無奈,隻得依計行事。
..........
邯鄲。
經過無數次廝殺,邯鄲殘破。城中人口少,但因為趙王歇、陳餘都在邯鄲。
兵馬卻不少。
城上城內兵卒橫行,肅殺之氣盈滿天空。
代王官邸,書房內。
代王陳餘正在處理公文。趙國初定,事情極多。他擅長帶兵打仗,而不是處理朝政,不由有些焦頭爛額。而且當下的局勢,也讓他坐立不安,無法專心處理朝政。
“冒頓。你可一定要攻入長城,重創韓嬰。這樣我才有時間來穩定趙國,積蓄力量。”
陳餘終於看不下去,放下了竹簡,捏著胡須長歎了一聲。
他隻用了幾個月時間就擊敗了張耳,奪回了趙國全境,不是因為他的軍隊強大,而是張耳不擅長軍事。
趙國的軍隊人數雖然多,勇士也強壯,但甲胄少,訓練不足,軍紀一般。
他需要時間。
原本他派遣趙夕前往太行與韓嬰爭奪太行山以爭取時間,局勢的發展讓他歡喜。
趙夕圍困夏說占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