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嬰深呼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鄭重之色,說道:“孤謝諸卿直言。”
三張與韓生頓時不敢怠慢,麵朝韓王躬身一禮。他們也因此而鬆了一口氣,從中來看,韓嬰並沒有熱血上湧,反而很是冷靜。這就好。就怕韓嬰牛脾氣上來,血氣沸騰,一定要打。
韓嬰笑著點了點頭,才說道:“諸卿說的都有道理,但孤也有孤的道理。”
頓了頓,他才又說道:“孤呢。覺得朝鮮雖然是塊爛地,但也有利可圖。那裡有很多山,有山就可能有礦產。孤還聽說他們那邊盛產藥材,有一種藥叫人參尤其珍貴,傳聞能延年益壽。那邊寒冷,越寒冷的地方,皮毛就越珍貴。”
“那邊耕地少,但西邊還是有一些的。大多數時候都能自給自足。”
眾人勉強聽了下來,人參這種珍貴藥材,他們沒見過,但聽韓嬰說起過。皮毛、木材、礦產,確實也是利益。
但如果隻是這些,朝鮮還是一塊爛地。就算有這些利益,怎麼才能把利益送過來?走山路嗎?
運送產生的費用呢?
消耗的糧食呢?
韓嬰見他們認真聽了,點頭繼續說道:“至於無法控製。現在韓氏很強盛,孤自信能暫時控製。先花力氣經營,實在不行。孤就效仿周室,封一個兒子過去,做個燕王或朝鮮王。在大宗之外,建個小宗。與大宗分隔,讓他自己延續。”
眾人聽了都若有所思起來,反對就沒有這麼大了。
事實證明,封建諸藩不是一個長遠的好事。但它也有優秀之處。
疆域太廣袤,朝廷這個頭無法完全控製四方。另外起一個頭,控製很難控製的地方。
周朝原本的疆域很小,也就關中、洛陽一帶。四麵都是蠻夷。但不斷通過分封。齊國消滅了東夷,控製了現在的齊地。魏趙消滅了中山,控製了現在的太行。秦國稱霸西戎。
朝鮮這個地方,是塊爛地。隻要不用朝廷持續花力氣控製,被誰占據了都無所謂。
韓嬰想建一個小宗,就讓他建。而且韓嬰的兒子多,以後如何安置,也是朝廷頭疼的事情。分一個兒子走,就不用頭疼一個。
韓嬰見群臣的抗拒又少了一分,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山路是很難走,就把它修一修。慢慢修,一年修一點。不要把百姓當牛馬用,就不會損耗民力,就不會引起百姓不滿,造成動蕩。”
“另外。孤也想過了,建造海船。發展遠航之術。而且從河北平原的港口,到達朝鮮半島。航路並不漫長。以珍貴的皮毛、人參、礦產為誘,引民間商人前往朝鮮半島經營。他們有利可圖就會願意去,如此就能增強兩地交流,省下朝廷的很多麻煩。”
都工業化了,遠洋航海技術也該發展一下。先讓民間的商人熟悉海洋,有利可圖商人就願意走出去。
前世的他,歐洲人的冒險家不都是為了利益,才進行遠洋行動的嗎?
而且這也解決了很大的矛盾。英格蘭就把本土罪犯送去了澳洲。
緩解了自身的人口與土地的矛盾,也讓不穩定因素離開了英格蘭。
農耕就是這樣。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口多了,土地兼並就多了。土地兼並多了,貧困者就多了。
再加上朝廷昏暗,動亂一起,便是星火燎原之勢。
把百姓控製在有限的土地上,並不是好事,讓百姓遠洋離開才是好事。
宗族大了,就該分家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