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上的骨頭架子都快散了。”一下車湯鳴浩就開始抱怨,“你們怎麼樣?”
楊建設苦著臉,“我也渾身疼。”
司機小王:“我也一樣……疼……今天我就不跟你們上山了,留下來看車。”
白杜鵑:“我還行。”
湯鳴浩瞪她,“背李家二兄弟又沒有你的事,當然你還行了。”
她是個女的,不可能讓她背人。
“李家兄弟情況怎麼樣?”白杜鵑問。
“李二毛腿傷的重一些,人沒什麼事,一直都清醒的;李大毛不好說,送去就進了手術室,我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人各有命,白杜鵑並不怎麼在意李家兄弟的傷勢,她就是隨口一問。
“咱們上山吧。”白杜鵑道,“不過今天咱們有言在先,你們不能再壞了規矩。”
“對了,你昨天跟我說的什麼把場打渾了是怎麼回事?”湯鳴浩想起昨天白杜鵑提了一句有關獵人規矩的事。
“咱們一邊走一邊說吧。”白杜鵑牽著四眼和黑虎在前麵開路,“在山裡狩獵我們講究打虧情。
用你們能聽懂的解釋就是初次上山狩獵的人,把不該打的打了,這種事一出現通常就要把身上所有的吃的扔掉,馬上下山。”
湯鳴浩聽的雲裡霧裡,就連楊建設也覺得新奇,忍不住插嘴問,“為什麼要扔掉身上帶的吃的?”
“表示對自然山林的懺悔。”
楊建設和湯鳴浩全都愣住了。
楊建設小聲道,“姐……這不是迷信嗎……”
湯鳴浩看了楊建設一眼,欲言又止。
他爺爺以前是跑山人,他記得爺爺也講究很多規矩。
“湯大哥,你爺爺有沒有跟你說過放山的事?”白杜鵑轉頭看向湯鳴浩。
“有。”
放山就是采集,主要是針對采挖山參的活動。
“你記得挖參的規矩嗎?”白杜鵑問。
湯鳴浩回憶道:“不是自己的,白給也不要。”
楊建設不解,“為啥不要?”
白得一棵參應該能賺好多錢吧。
湯鳴浩解釋道:“我爺爺說放山不講放山的規矩是這一行裡最大的忌諱。碰到棒槌隻能挖大的,要把二甲子、三花、五個葉的留在山上,好給後人去挖。放山人最講究的是有財有寶大家發,不能一個人兒吞。”
“這麼看來放山人的人品都很好。”楊建設讚歎道。
湯鳴浩:“也不是個個人都守規矩。”
“遵守規矩的放山人你覺得好嗎?”白杜鵑問楊建設。
“嗯,人品好的人才值得信任,在山上難免會遇到危險,如果身邊的同伴不靠譜像我爹似的就麻煩了。”
遠在家裡的楊牛皮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白杜鵑笑了,“你看,連你都覺得人品好的值得信任,其他人自然也會跟你一樣想,這樣的規矩不但沒有減少他們的收入,反而會讓他們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幫助。山裡的棒槌也能繼續生長,不至於被挖絕種。
我們打獵也是同樣的道理,講究春不打母,秋不打公;打大時不打小,打小時不打大。”
“什麼是打大打小?”楊建設沒聽懂。
“山神爺,熊瞎子這些就是大的,兔子野雞之類的就是小的;我們上山來原定要打什麼就打什麼,不能把山場打渾,其實這也是為了限製狩獵者過於貪婪,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打,如果不加以節製看到就開槍放倒,那麼山裡麵所有的動物就都會絕種,靠打獵吃飯的獵人就會餓死。”
“我明白了,獵人的規矩其實也是對獵人的道德約束!”楊建設相當聰明,馬上就明白了白杜鵑所說的種種規矩。
看似規矩繁多,複雜,究其原因都是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與依賴。
白杜鵑點頭,“所以今天咱們隻打野豬。”
楊建設和湯鳴浩齊齊點頭。
三人來到昨天發現李大毛和李二毛的那片林子。
白杜鵑發現了新的野豬腳印,“這窩小豬挺多,但是帶頭的公豬很大,恐怕不太好對付。”
“咱們三條狗也對付不了嗎?”楊建設問。
“能把李大毛一頭撞飛,那頭野豬恐怕得有三百多斤。”湯鳴浩搓著凍僵的手指,“而且李二毛說那頭野豬是那群的頭目,有它在其他野豬說不定會和它一塊攻擊咱們,三條狗沒法應付一大群野豬。”
“那怎麼辦?”楊建設沒了主意,“要不我們找個落單的野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