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先天靈氣的出現讓張丹青心中微動。
難道洪荒世界即將迎來新的變革?從高端洪荒到神話洪荒,或許這就是天賜的機遇!
在上古洪荒時期,先天靈氣充裕,那時的先天生靈遠比今日強大。
先天三族中的大羅金仙,相當於現在的準聖。
可以這麼說,洪荒世界的進階,關鍵就在於靈氣的提升。
如今的大羅金仙依靠後天靈氣修行,而太古時期的那些大羅金仙,則依靠先天靈氣滋養。
這兩者在戰力上的差距顯而易見——境界相同,但戰力卻相差千倍有餘。
這種差距,實在令人震撼。
遠古三大族因天賦超凡,遭天道嫉恨,從而引發大劫,使其衰敗。
此說雖有誇張,但大致不差。
例如這三昧真火,修士欲有所成,需經年累月苦修。
其中鳳凰一族,天生擅控火之術,且能施展南明離火。
自鳳凰族隱世後,洪荒中難得再見此火,但既稱天下第一神火,其威可見一斑。
鳳凰族更有涅盤重生的神通,可死後複生。
這般天賦加上逆天的資質,可想其多麼逆天,世人言其遭天妒,亦不為過。
張丹青深知,並非天道不容他們,而是先天靈力枯竭,三族的命運便走到儘頭。
上古時期,靈力危機較之後更嚴峻,自然容不下這般逆天族群。
如今先天靈力早已消逝,洪荒生靈皆靠後天靈力維係,猶如吃粗糧長大,未曾嘗過細糧。
而今,先天靈力再現,眾人無不驚呼。
“敢問師尊,這三千世界歸誰所有?”
準提隨即問鴻鈞,關於即將誕生的三千大千世界。
頓時眾人都望向鴻鈞,眼中充滿期待。
三千世界靈力充沛,這是極為寶貴的資源。
張丹青未多言語,隻是注視著鴻鈞。
“這次三千世界由建木孕育而成,丹青成就三千世界,天道已賜功德並永恒不滅,然仍不足,我當再賜丹青三百世界歸屬,餘下世界,歸眾生共有。”
瞬間許多人長舒一口氣。
若是三千世界全屬丹青,那洪荒生靈便毫無分毫。
張丹青對此並無失落。
這建木雖因己而起,但實際上現已是洪荒一部分。
洪荒天道也不會容許所有世界歸於一人。
一份世界已是天道所能容忍的最大限度。
功勞太大反遭忌憚,無賞可賞,唯有一死!
當膨脹至威脅天道時,等於天道啟動清除程序。
儘管張丹青功業非凡,修為亦接近混元,但終究未登混元之境,隻要未達此境,便無法承受天罰的一擊。
即便是聖人,也難擋天罰之威,更彆說準聖了。
當前天道所行之事,皆在其法則框架之中。
切不可輕舉妄動,以免觸犯規則。
若天道規則被打破,張丹青所有的付出都將化為烏有。
規則既破,不如重新演繹洪荒,重啟天地運行。
這些年來曆經諸多大戰,實則雙方均未脫離天道規則的約束。
隻要遵循規則,這樣的爭鬥便是有意義的。
若所有利益儘歸張丹青一人,未必是好事,他心中自知這一點。
“多謝師祖!”
張丹青連忙向鴻鈞行禮致謝。
鴻鈞注視著張丹青問道:“你心中可有不滿?”
張丹青搖頭答道:“師尊創立此道,正是為了給洪荒生靈爭取一線生機。
若三千世界儘歸師尊掌控,則師尊之道也將消亡,天之道猶如一張弓,高者抑之,低者舉之,盈者損之,缺者補之,天之道,損盈益虧。
師祖之意,正與天道相合,損不足而益有餘。
誰能以有餘奉獻天下?唯道者耳。”
張丹青此言令鴻鈞頗為滿意。
一時之間,平日冷淡的鴻鈞看向張丹青時,目光中多了幾分讚賞。
“很好,丹青,你能如此理解天道,實在難得,僅憑此言,你已具備成為天道聖人的資格!”
老子看著張丹青,眼中流露出驚訝之色。
此時的老子尚未完成道德經的編纂,但其中的道與理已在心中成型。
通天觀之張丹青,倍感欣慰。
這位弟子,竟如此成熟穩重,對天道的理解如此深刻。
這句話道出了天道的本質,如同一張弓,天道的法則在於減少有餘者,補給不足者,以此維持世界的平衡,使其生生不息。
而眾生的貪婪,則是掠奪缺乏者的資源,給予富足者。
鴻鈞最後問張丹青:"你的功德,夠不夠資格成為天道聖人?我替天道問問,你願意做第七位聖人嗎?"
眾人嘩然,所有人都驚訝地望著張丹青。
第七聖人,這是多麼驚人的消息!
所有人都盯著張丹青,等著他的答複。
張丹青思索片刻,回答道:"稟告師祖,我是截教親傳弟子,師尊賜予的一線生機,這第七聖,就該為眾生留下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