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地仙需內煉洞天,而嬴政偏要反其道而行,將整片天地煉作自身外景。至於黎民百姓,他計劃待三年殺劫過後,待生靈百不存一時,再將幸存者納入仙秦疆域。
異族之輩?不過芻狗爾。
此法雖悖逆天道,卻直指本源。當世也唯有他這般五道同修的異數,方能承載如此霸道的證道之路。
須知此界雖形如棋盤,實則廣袤無垠。地底靈脈如巨龍盤踞,九幽深處更蟄伏著太古地母元精。天地間流轉的元氣如星河倒懸,陰陽二氣的演化更是玄之又玄。
欲將自身道韻銘刻天地,須參透每一縷氣機變化。縱使人仙之體已臻千變萬化之境,此事仍舊凶險萬分。
幸有淩空懸閣所得的十二元辰星核為引,輔以若水暗中接引天河真水,此刻方能舉重若輕。至於那些觀測天象的佛道高人,隻需施展北郵帝君的"瞞天過海"之術,自可遮蔽天機。
誰人能料,這位玄門嫡傳的正道領袖,竟在行偷天換日之舉?
"小妹亦未想到,兄長會選擇這等霸道之法。"
東海演法三刻後,他便折返杭州宅邸,以免引起法海警覺。若水執意為他揉按肩頸,雖知人仙之體早已寒暑不侵,卻仍要以這般質樸方式傳達關切。
"五道同修雖前景廣闊,但因根基過於雄厚,成道時必遭天地反噬,魔劫亦將倍蓰於常。"
嬴政指尖輕叩案幾:"若朕成就地仙道果,此界天道必生阻撓,佛道兩家定會插手,唯天庭態度曖昧難明。"
"這是為何?"
他唇角微揚:"屆時朕當為一方天帝,統禦人道氣運。縱使東方天庭不認同朕之道統,至多視作域外仙尊,說不定昊天上帝還會降下敕封。"
"簡而言之,彼時朕若異邦君王,雖與天庭道統相異,但在人道傳承上並無根本衝突。故而縱難結盟,亦不至兵戎相見。"
他向妹妹促狹一笑:"畢竟擅動乾戈,有損天庭體麵。"
若水抿唇輕笑:"天宮或許能袖手旁觀,但蜀山必定不會置之不理。到時候,兄長難免要與白眉老道過招。"
"等他和幽泉魔頭鬥得兩敗俱傷,再看佛門與孫猴子拚個你死我活,咱們正好坐收漁翁之利。若被這群人聯手圍攻,你哥哥可真要招架不住了。"
兄妹說笑間,他心頭卻壓著未說出口的隱憂。
地仙劫數,倒不足為懼。
真正的劫難,在於天仙之境。
他同參五仙大道,在即將圓滿最後一脈時,天劫威勢必將超乎想象。待五仙歸位,天地人三才相融,便可直登帝君尊位,甚至有望窺見混元無極玄妙。
這般造化,簡直是平步青雲!
世間哪有不勞而獲的好事?細數曆代帝君,哪位不是苦修萬千寒暑?更不必說那位混元無極教主——玉皇大天尊曆經無窮劫難,度過一千七百五十重劫數方才證道。一劫便是一元會,掐指算來,足足兩億多年歲月。
兩億多年啊!
似他這般身負逆天機緣之人,天地自然會"特殊照顧",否則豈非失了天道平衡?
待到那時,仙秦若演化至終極形態,要麼如天宮般建製森嚴,要麼達到人道文明極致。若是前者,仙秦與天宮尚能並存。
可若是後者……
必有一場生死之戰,絕無調和可能。
"相公。"
若水已回房安寢,白素貞捧著清露嫋嫋而來。這條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作的溫婉佳人,此刻正含羞環視四周,見無旁人,才輕輕偎進他懷裡,說著柴米油鹽的瑣事。
或許這條白蛇千年守候的,正是這般人間煙火。
"青兒又惹事了?"
提到小青,白素貞搖頭淺笑:"她帶著萌萌在街上吃霸王餐,苦主都追上門討債了。我已罰她們抄寫《三字經》……"
"哼,抄《三字經》未免太輕。"嬴政把玩著妻子如瀑秀發,"該讓她們抄《太平禦覽》和《四庫全書》……素素,如今可知道帶孩子的辛苦了?"
他忽而輕抬妻子光潔的下巴,低笑道:"不如……咱們添個女兒?"
第六十六章天地如爐,幽泉血魔
三年光陰轉瞬即逝。對修行者不過彈指一揮,對亂世蒼生卻已漫長得如同劫難。在這大破滅時代,人命賤如草芥,度日如年。
往昔太平盛世轉眼傾覆,眾生隻怨亂世煎熬,更覺時光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