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和許雅同時看向他。
“如果能夠找到更多的證據,特彆是能夠證明當年調查過程中存在徇私舞弊、故意包庇等行為的證據,那麼還是有希望的。”趙律師說道,“另外,如果能夠找到當年的直接凶手,並且能夠讓他供出背後的指使者,那麼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陳建國苦笑一聲:“說得輕鬆,二十多年了,到哪裡去找這些證據?”
“我知道很難,但這是目前唯一的路徑。”趙律師說道,“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性。”
“什麼可能性?”許雅問道。
“輿論壓力。”趙律師說道,“如果這個案子能夠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那麼相關部門可能會重新考慮。”
陳建國搖搖頭:“媒體?”
“確實很難。”趙律師承認,“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比如從司法公正、為民申冤的角度來包裝這個案子。”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但話題總是轉回到同一個問題上:證據不足,程序複雜,阻力巨大。
“陳先生,許小姐。”趙律師最後說道,“我建議你們再考慮一下。這條路真的很難走,而且即使最終成功了,也不一定能夠達到你們想要的結果。”
陳建國和許雅交換了一個眼神。
“趙律師,我們不會放棄的。”許雅堅定地說道,“不管多難,我們都要試試。這不僅僅是為了我母親,也是為了那些可能還會受到傷害的無辜的人。”
趙律師點點頭:“我明白你們的決心。那這樣吧,我再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從其他角度突破。”
“謝謝你,趙律師。”陳建國真誠地說道,“這段時間真的給你添麻煩了。”
“應該的。”趙律師說道,“你們是華玲的朋友,而且既然接了這個案子,我就要負責到底。”
用餐結束後,三人在飯店門口分彆。
趙律師上了一輛出租車離開了,陳建國和許雅則慢慢走回賓館。
京城的冬日陽光有些刺眼,但溫度不高。
街上的行人都裹著厚厚的衣服,行色匆匆。
“小雅。”走了一段路後,陳建國開口了,“你真的決定要繼續下去嗎?”
許雅點點頭:“陳叔,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但我已經想清楚了,這件事我必須要做。”
她停下腳步,看著陳建國:“我母親死得那麼慘,而害死她的人到現在還在逍遙法外。如果我不為她討回公道,那她死得太冤了。”
陳建國看著許雅堅定的眼神,心裡既佩服又擔心。
這個女孩子看起來柔弱,但內心卻比很多男人都要堅強。
“好吧。”陳建國說道,“既然你決定了,那我就陪你走到底。不管前麵有多少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兩人繼續往前走,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在這個巨大的城市裡,他們隻是兩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們心中燃燒著的信念,卻比任何東西都要強大。
……
餘健的意外死亡,在省裡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特彆是省紀委的那位老李,接到餘健最後那通電話後,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一個廳級乾部在深夜主動打電話要“交代問題”,這種情況在他多年的紀檢工作中並不多見。
更讓人不安的是,電話還沒說完,就出了車禍。
第二天,當老李得知餘健在車禍中死亡的消息時,他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餘健出事後的第三天,省紀委緊急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專項調查組,對餘健的死亡以及他生前可能涉及的問題進行全麵調查。
調查抽調了紀委、檢察院、執法廳的精乾力量,總共十二個人。
調查從餘健的個人履曆開始。
調查組首先對餘健的財產狀況進行了詳細審查,發現他名下有三套房產,兩輛車,還有一些股票和理財產品,總價值都不大。
接下來是對餘健工作期間的各種決策進行梳理。
調查組發現,餘健任職期間,確實存在一些程序上的違規操作。
比如在某些工程項目的審批過程中,他曾經繞過正常程序,直接簽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