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軍之前,各部都已經製定好了詳細的戰略部署。
第一師的任務是北上攻打蒲城,第二師則負責駐紮在孝義、羌白等地,第三師將前往鹹陽,而第四師和第五師則準備向南渡過渭河,對華州各地展開軍事行動。
這樣的戰略安排主要是為了全麵清掃整個華州的團練勢力。
畢竟,太平軍由於行程匆忙,前往廬州救援陳玉成,因此根本無暇顧及各地的團練。
而傅昊這次行動的目標就是要徹底消滅這些團練,以確保在華州,同州,渭南徹底沒有地主團練,為以後勝保來陝做打算。
此外,第四師和第五師還有一個重要的戰略目的,那就是想辦法與漢中的李藍起義軍取得聯係並聯合起來。
這樣一來,革命軍在陝西的力量將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對於後續的作戰行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傅昊率領第一師逐漸接近蒲城時,他深知這座城池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地了解蒲城的防守情況,傅昊果斷派出了一批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不久之後,斥候們帶回了詳細的情報。據他們報告,蒲城有大量的團勇駐守,而且城牆高大堅固,顯然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
傅昊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眾人麵色凝重,氣氛緊張。
副師長赫明堂率先發言:“我認為應該直接強攻,以我們的兵力和裝備,一定能夠一舉拿下城池!”
師長藍明泰則搖了搖頭,說道:“強攻恐怕會造成大量傷亡,我主張圍城打援,先困住敵人,再等待援軍到來。”
傅昊沉默不語,他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心中暗自思索著。
過了一會兒,傅昊開口道:“兩位將軍的提議都有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可以采用聲東擊西之計。”
“聲東擊西?”赫明堂和藍明泰對視一眼,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傅昊微微一笑,解釋道:“我們先派小股部隊在城東南方向佯裝進攻,吸引團勇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隊則趁著夜色,悄悄繞到城西北。當清軍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東南時,西北方向的軍隊突然發動攻擊,迅速攻破城門。”
赫明堂聽後,點了點頭,說道:“此計甚妙!不過,小股部隊的佯攻必須要逼真,不能讓敵人看出破綻。”
藍明泰也表示讚同:“沒錯,主力部隊的行動也要迅速,不能給敵人反應的時間。”
傅昊看著兩人,堅定地說道:“好,就這麼定了!我們立刻行動,務必要在天亮前攻破城門!’’
實際上,進攻蒲城這件事對於革命軍來說,簡直就是小題大做。
蒲城的團練人數不過區區三千而已,與革命軍相比,實力相差懸殊,無論怎麼打,革命軍都必定穩操勝券。
然而,問題就出在傅昊身上。
他雖然有著滿腔的革命熱情,但卻缺乏實際的戰鬥經驗。
後世之人,紙上談兵可以,至於臨陣指揮嗬嗬~~~)
感覺看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孫子兵法就覺得指揮無敵,就覺得能指揮千軍萬馬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學起了韓信的一招——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或許在傅昊看來,人多力量大,人多肯定好打。
畢竟,在戰場上,人數上的優勢往往能給人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而藍明泰和赫明堂呢,他們也覺得這樣做並無不妥。
畢竟,多派些兵力攻打蒲城,不僅可以確保勝利,還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己方的損失。
於是,他們毫不猶豫地調集了兩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僅有三千團勇守衛的蒲城發起了進攻。
至於這次進攻蒲城的目的,其實非常明確,那就是要一舉清掃同州和渭南的團練勢力,將這些可能對革命事業造成威脅的隱患徹底根除,以絕後患。
兩萬大軍很快就抵達了蒲城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