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戲十足:“這要是能喊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絕對能上熱搜榜首!不過得憋著,畢竟現在是個正經王爺……”
當時有個撚軍將領詢問為啥不入潼關?
他腦門一黑,開始吐槽:“彆提了!出潼關時碰上個叫哈國興的後代,帶三千兵馬擱那兒當‘人形路障’!”
“咱們愣是被堵了十天,糧袋都快比臉還乾淨了!”
“差點集體變‘餓死鬼’,這哪還敢進潼關?”
“隻能先溜進漢中,北上找兄弟部隊彙合。漢中得先拿下,但縣城才是‘火鍋底料’,得先撈齊了才能煮大鍋!”
陳得才猛然振臂一揮,霎時化作“行軍大總管”。
威風凜凜道:“諸位王侯聽令!枯王速隨本帥與洋縣藍大順彙合。如今藍大順乃天王親封文王,自當聽我調遣!”
說罷又嚷:“啟王領三萬精兵,南下攻取漢中南部諸地;淮王邱遠才率三萬驍勇,北上直取漢中北疆!”
此時賴文光部與陳得才部合兵一處,足有十五萬之眾。
唯有一樁尷尬——糧草匱乏,若非賴文光在商州府、興安府等地搜刮了些米粟,這大軍怕是要餓得啃樹皮嘍!
號令既下,十五萬軍馬浩浩蕩蕩分作三路,殺向漢中。
太平軍勢如江河奔湧,所到之處,城牆似豆腐般潰塌,敵兵如遇瘟神般逃散,端的威風赫赫!
太平軍得以順利入漢中,全賴百姓鼎力相助。
這漢中府地處漢水上遊,乃陝南第一雄鎮,川陝往來必經之道,土地膏腴,魚米豐饒。
然此地百姓卻遭官府盤剝,朝廷借“捐助軍餉”之名,橫征暴斂——按畝收稅銀,繼而又按屋抽捐,每宅一間便要繳二十貫,窮屋亦難逃苛索;每戶每日還要逼繳一鬥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姓剜心賣屋也填不滿這無底洞,賣兒賣女亦活不下去,故而見太平軍如見救星,簞食壺漿相迎,直似久旱逢甘霖!
漢中知府楊光澎聞陳得才十五萬大軍壓境,驚得渾身篩糠,顫聲道:“快!速速八百裡加急,稟報朝廷求援!”
話音未落,漢中鎮總兵陳天柱慌慌張張撞入府衙,嚷道:“大人,大事不妙!”
楊光澎一哆嗦,茶盞險些摔落:“何事驚慌?”
陳天柱跺腳道:“陝回大帥傅昊率數十萬兵馬南下,分兵兩路——北路已奪太白縣、留壩縣;西北鳳縣、兩當縣、徽縣、成縣皆陷;西路略陽縣、勉縣亦失!”
楊光澎抖得更甚,眼珠亂轉,繞得陳天柱頭暈目眩:“哎呀呀!這陝回怎生這般凶悍?不過幾日,連破十餘城?”
陳天柱苦笑搖頭:“非是攻破,乃是‘不戰而降’!”
“什麼?降了?”楊光澎險些栽倒,“為何降?”
陳天柱抹汗道:“那些縣城早被陳得才清剿過,守軍如稻草人般虛張聲勢。”
“回軍騎兵如疾風驟雨般穿插而過,截斷各處救兵;步兵又如餓虎撲羊,團團圍城。”
“城內農夫與亂民暗通回軍,開了城門,縣令們見勢不妙,紛紛倒戈,獻城納降!”
楊光澎急得在堂上兜圈,口中念叨:“完了完了!這漢中府怕是要成空城嘍!”
陳天柱被他繞得頭暈眼花,隻覺地轉天旋,險些栽倒在地。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