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昊劍眉驟擰。
“反清複明不過虛妄口號,他欲何為?”
洪興深吸一口氣,語調沉緩:“朱明月本名張保山,乃黔中遵義火燒舟人。”
“此人詭詐非常,竟冒稱明思宗十世孫,挾‘嗣統’之號自立。”
“自鹹豐七年年裹挾白號軍起事,便以檄文煽動民心,鑄‘嗣統通寶’偽幣,建江漢偽年。”
“其踞偏刀水、荊竹園為巢,更於岑頭蓋頒《謄黃》偽詔,妄圖裂土稱王。”
“近年連破桐梓、龍泉諸城,正安縣城亦在其圍困之下——此等梟雄,豈肯屈居我帳?”
傅昊冷笑拂袖,案上輿圖轟然展開:“豎子野心,不過井蛙之見!”
“隻有三府之地,也敢稱國!”
“不過也好,這號軍最起碼為我等伐蜀擋住了一部分兵力。”
洪興嘲笑道:“這號軍本出白蓮,卻分五號。各自為政,最早起義的紅號軍勢力幾乎被清廷瓦解,黃號和青號和蘭號相互為敵”
傅昊大笑道:“如此烏合之眾,還妄想著反清複明,可笑至極!他們打著前朝的旗號,卻各自為了私利爭鬥,不過是一群跳梁小醜罷了。”
“大帥所言極是。”
禹德彥附和道,“這號軍看似勢力龐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不足為懼。我們當下還是應集中精力拿下成都。”
傅昊點頭,目光堅定地看向地圖上的成都:“不錯,成都才是重中之重。”
“傳令下去,各部加緊準備,明日便向成都進發。”
“至於那號軍,暫且不用理會,待我等拿下成都,再回頭收拾他們也不遲。”
眾將齊聲領命,各自去安排軍務。
韓寶英也收起了之前的窘迫,認真地投入到軍事部署中。
營帳內,眾人忙碌起來,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而那所謂“反清複明”的虛妄口號,也將在曆史的車輪下被碾碎。
其實反清複明的口號,不僅僅號軍在用,穆生花,後起的李德倉,還有一些撚軍首領都在用。
甚至藍大順,李永和也用過。
有時候想想這些起義軍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卻使用反清複明的口號。
何嘗不是滿清的治理有問題呢?
那些少數民族生活困苦,土地被占,稅賦沉重,實在是走投無路才揭竿而起。
他們用“反清複明”的口號,也不過是為了能多些人響應,好有個盼頭。
傅昊深知這一點,他在營帳中踱步沉思。
如今成都近在咫尺,拿下成都後,若能整合各方勢力,或許能成一番大業。
他早已經派人與號軍和各部少數民族接觸,曉以利害,看看能否將其招安。
與此同時,成都城內,滿清官員們如熱鍋上的螞蟻,四處調兵遣將,妄圖守住這西南重鎮。
他們也聽聞了城外革命軍的聲勢,心中惶恐不安。
駱秉章的黃曆上書“宜固守,忌遠征”。
眼見著北部逆賊的旌旗南下,索性將周遭州府棄如敝履,連耗子洞裡的存糧都不放過,全數搬往成都府囤著。
又急召臨阮總兵馬如龍與那護理滇黔總督、滇南回回總掌教馬德新非革命軍第七師師長馬德興),火速馳援。
要說這馬如龍,馬德新麾下精兵,比那正經的雲貴總督勞崇光、雲南巡撫岑毓英加起來還多三鬥。
更絕的是馬德新在回民傳統派中威望高得能嚇跑烏鴉——堪稱回民界的“泰山北鬥”。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