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努力,洪秀全總算是同意讓李秀成回到蘇南地區繼續發展。
然而,就在李秀成剛剛回到蘇州的時候,九伏州卻突然失守了,他手下的所有大將也都不幸戰死。
這對李秀成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而就在這時,天王洪秀全的聖旨卻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般送到了蘇州。
李秀成顫抖著雙手打開聖旨,當他看完之後,頓時驚得一身涼氣,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了。
聖旨所示:
“暴雨傾盆,江水泛濫,淹沒九伏州,清妖趁勢偷襲。”
“曆經數晝夜浴血奮戰。”
“貢王梁鳳超與九伏州全體將士,皆英勇捐軀,無一幸免。”
“而今,天京糧道已遭封禁,天京城危在旦夕,忠王速率蘇州兵馬,馳援天京。”
“此事十萬火急,不得延誤。”
天王洪秀全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他非常清楚忠王李秀成在蘇南地區的兵力至少還有十餘萬之眾。
如今天京城正處於萬分危急的時刻,這確實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
然而,天王洪秀全心中卻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一直惦記著李秀成在蘇州的那些軍隊。
他暗自思忖著,如果李秀成能夠率領蘇州的兵馬火速趕回天京城,那麼天京城外圍那極其惡劣的局勢肯定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至少,天京城就有足夠的兵力來進行防守了。
……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天王突然派人送來了一道聖旨,而且聖旨中所描述的情況顯然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程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秀成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畢竟他的家人都還在天京城呢。
天京城如今遭遇大難,作為忠王的李秀成,他覺得自己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於是,李秀成毫不猶豫地將手底下的十位得力大將全部召集到了忠王府,眾人齊聚一堂,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手下們陸續來到忠王府後。
忠王府內,燭火搖曳如風中殘葉。李秀成將洪秀全的聖旨重重拍在案上,絹帛上的墨字如毒藤般勒住滿室寂靜。
殿中諸將或交頭接耳,或怒目而視,粗糲的喘息聲裹挾著怨憤在梁柱間碰撞。
“去個屁!”一名疤臉悍將率先啐了一口,“咱們憑什麼去?上次幾十萬弟兄的命填進天京的土裡,天王倒好,又搞出個‘北進南攻’的鬼主意!兄弟們哭都哭乾了!”
他脖頸青筋暴起,仿佛要將滿腔怒火噴濺而出。
附和聲如沸水翻滾:“忠王,彆去送死!蘇州富庶之地,守在這兒才是正理!”
“天京城破不破,關咱們鳥事?天王封地各管各,哪有幫兩次的道理!”
有人甚至扯開嗓子冷笑,“天王的心思誰不懂?他就是要吞了咱們的兵馬,好守著那搖搖欲墜的爛攤子!”
李秀成眉峰緊蹙,沉默如鐵。
他深知這些聲音背後的盤算——分封製如毒瘤,啃噬著太平軍的筋骨。
諸將各踞一方,視地盤為性命,誰願將自家兵馬拱手相送?
就連最親近的幕僚也暗中遞眼色,暗示他留兵自保。
可那聖旨上“天京糧道已絕”的字句,如利刃剜心。
他的妻兒老小皆在天京,若拒旨,洪秀全那瘋癲的猜忌……他不敢深想。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