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董福祥_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37章 董福祥(2 / 2)

推荐阅读:

一代名將,就此落幕。

他的一生,充滿了矛盾與爭議:既是鎮壓起義的“劊子手”,也是收複國土的民族英雄;既有草莽的狠辣,也有將領的忠誠與勇猛。

其命運與晚清那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時代緊密相連,深刻反映了那個年代個人與國家的悲哀與無奈。

董福祥是晚清西北曆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

出身草莽,卻憑借戰功位極人臣,為維護國家統一和邊疆穩定做出過重要貢獻,尤其是在收複和建設新疆方麵功不可沒。

同時,他在庚子國難中的表現,也體現了麵對外侮時的抗爭精神。

儘管其人生有複雜甚至黑暗的一麵,但他的一生無疑是那個動蕩年代的生動注腳,給後人留下了無儘的思考。

所以對於傅昊來說,董福祥是必須要收的。

畢竟這可是一個有名氣的名將,遠比陝西十八營回帥知名度好得多。

在這裡說說陝甘十八回帥都是誰,分彆是馬正和,楊文治,白炎虎,於彥祿,赫明堂,洪興,禹德彥,畢大才,陳林,崔偉,閻興春,藍明泰,王明章,馮君幅,張化雨,鄒保和,孫義保,沙學德)

隨著時間的推移。

終於,兩股人流在環江渡口的石橋前彙合。

董福祥一勒韁繩,戰馬嘶鳴停住,他翻身下馬,大步上前,雙膝重重跪在黃土路上。

身後數百個老會弟兄齊刷刷單膝跪地,火把映照下,刀槍如林,呼聲震天:“參見大帥!”

傅昊立於車駕前,身披玄色軍袍,腰佩長劍,目光如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並未立刻回應,而是緩緩下馬,靴底踏過沙礫,每一步都沉穩如山。

葉三元,秦英兩位哼哈二將緊隨其後,手中馬鞭輕揚。

董福祥俯首叩頭,聲音洪亮:“董福祥有眼不識泰山,險些犯下大錯!今日得見大帥天威,願率麾下兩萬兄弟,誓死效忠革命軍,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傅昊看著這位滿臉橫肉的漢子,心裡也非常的激動,要知道此時的董福祥和1867年之後的董福祥勢力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66年回民軍二次大反攻失敗後,董福祥乘勢而起,收編了大量的回民潰兵,巔峰時期兵力高達二十多萬。

而此時其兵馬總共才兩萬之眾。

收服的好時機啊!

傅昊俯身,雙手扶起董福祥,掌心力道沉穩:“董當家請起。洪參謀長已向我說明,你本欲伏擊,卻因識大體而懸崖勒馬,這份機變,倒像是個帶兵的料。”

“昊今日得將軍,如旱苗得甘露啊!”

董福祥起身,雙手抱拳,額頭汗珠滾落,卻強自鎮定:“大帥見笑!草民莽撞,但心中早有投奔革命之心。隻是……隻是聽聞革命軍不收江湖幫派,才不敢貿然相認。”

傅昊目光掃過他腰間雙槍,忽然一笑:“江湖幫派?董當家可知,我革命軍中,有多少兄弟曾是綠林出身?英雄不問出處,隻看心向何處。”

董福祥聞言,眼中迸出亮光,聲音愈發激昂:“大帥此言,如撥雲見日!董某雖粗鄙,卻知‘天下苦清廷久矣’。若能追隨大帥,推翻腐朽,建立新國,便是刀山火海,也絕不皺半個眉頭!”

喜歡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幼扶王兵起西北鬨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