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站在坍塌的東南城牆缺口,法則紋路在眼底展開成建築藍圖。清晨的陽光穿過破廟的窗欞,照亮了地麵上用速食包裝袋畫出的混凝土配比圖——石灰三份、沙子五份、碎石七份,旁邊用中文寫著“c15混凝土”,下方是胖胖翻譯的篆體注釋。
林楓帶領士兵開挖黏土礦,在城外建起兩座饅頭窯。當第一窯石灰出窯時,老陶工被雪白的粉末驚得跪地:“這不是死人墓裡的‘骨白’嗎?”林楓撿起一塊生石灰,滴上水後瞬間發熱:“這是‘火堿’,能把石頭化成水。”
士兵們用竹篩子過濾河沙,將碎石敲成三厘米見方的顆粒。一個曾做過石匠的老兵發現,篩選後的骨料堆成的錐體,其斜邊與地麵夾角始終是37度——這是胖胖暗中調整的最優堆積角。
在城隍廟前的空地上,林楓用木板搭出模具,親自演示混凝土攪拌:
先將石灰、沙子、碎石按比例混合,胖胖的數據流化作無形的玻璃棒,確保乾料攪拌均勻;
加入適量的水,用木耙反複翻搗,直到混合物呈現“塑性狀態”,能捏成團而不散;
倒入模具後,士兵們用削尖的木棍反複插搗,排出氣泡——這是胖胖根據振動棒原理優化的人工振搗法。
當三天後拆模,一塊堅硬如石的混凝土試塊露出真容。老石匠用鑿子敲擊,隻留下白印:“怪了!這玩意兒比花崗岩還硬,還能按模子長成方的?”
拆除土牆時,士兵們發現牆體裡埋著三具骸骨——那是前朝築城時的“人殉”。林楓下令將骸骨妥善安葬,在牆基處埋下刻有“生民為基”的陶片:“從今往後,城牆的基石是混凝土,不是人命。”
林楓設計出可拆卸的木質模板,用螺栓固定,模板內側刷上動物油脂防粘。士兵們看不懂複雜的榫卯結構,胖胖便在他們頭盔裡投射三維動畫,指導如何拚接成弧形的城牆模板;
采用“分段分層”澆築法,每段城牆高兩米,分三層澆築。林楓親自站在腳手架上,用法則紋路感知混凝土的沉降度,確保每層澆築間隔不超過初凝時間;
澆築完成後,士兵們用麻布覆蓋牆體,每天灑水三次。胖胖偷偷釋放微量的生長激素,讓混凝土的強度增長速度提升40,七天後便能承受成人重量。
當第一段混凝土城牆成型,林楓讓士兵用投石機測試。三十斤的石彈擊中牆麵,隻崩掉幾星碎屑,牆體內部的法則紋路形成的微裂縫自動彌合——這是林楓埋下的“自愈因子”,用虛擬維度的納米機器人原理改造的水泥添加劑。
褐土城的主乾道本是條泥濘的車轍溝,雨天能淹沒牛車的輪子。林楓下令先挖去五十厘米厚的淤土,用碎石和石灰拌合物回填壓實,胖胖的數據流化作壓路機的虛擬影像,指導士兵用夯機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超過20厘米。
由於缺乏鋼材,林楓讓鐵匠鋪鍛造出“竹筋”——將竹子劈成細條,用桐油浸泡防腐,埋入混凝土中作為抗拉材料。老鐵匠懷疑:“竹子能頂鐵用?”直到他看見路麵被牛車碾過,竹筋處沒有任何裂縫;
每隔五米,林楓就讓士兵用鋸子切割出一厘米深的縫,填入浸過瀝青的麻絲。當夏季暴雨來臨時,百姓發現路麵沒有像以前那樣脹裂,反而把雨水導流到路邊的排水溝;
路麵澆築時,林楓在特定位置嵌入刻有箭頭的陶片,指向糧倉、市集、軍營。一個曾迷路三天的貨郎跪在路邊,對著箭頭磕頭發呆:“老天爺開眼,路會自己指路了!”
林楓繪製的民居圖紙上,每戶都是“三間兩廈”的格局:
正房坐北朝南,開間三丈,進深兩丈,混凝土基礎高出地麵半米;
東西廂房各一間,用作廚房和儲藏室,屋頂坡度設計為30度,便於排水;
庭院正中留一口井,用混凝土井圈加固,井口安裝轆轤——這是胖胖根據杠杆原理設計的省力裝置。
在牆體頂部澆築一圈20厘米寬的混凝土梁,將整個房屋連成整體。一個經曆過地震的老兵看著圈梁成型,突然哭了:“俺老家的房子就是沒這道梁,地震時牆倒屋塌……”
林楓指導泥瓦匠將磚塊側立砌築,中間形成空心層,既能保溫又能減輕重量。老陶工用這方法燒製出“空心磚”,節省了一半的黏土;
牆體底部鋪設三層油氈紙,用石灰砂漿粘合。當雨季來臨時,住在新房裡的百姓發現牆角不再返潮,鋪在地上的稻草始終乾燥。
林楓在城隍廟設立“工程司”,用速食食品作為勞動報酬:
壯丁每天工作十時辰,可領兩袋方便麵、一根火腿腸;
技術工匠石匠、木匠、泥瓦匠)加倍,另加一隻鹽焗雞腿;
參與監督的士兵除軍餉外,每天多領半袋麵包。
一個瘸腿的書生主動請纓記賬,林楓給他一支鉛筆——這是用石墨和黏土燒製的“神奇炭筆”,能在紙上留下清晰的痕跡。書生摸著筆杆,眼淚滴在賬本上:“小人……小人能為城主效力,就算瘸了腿,也比以前活得像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建設推進,林楓頒布了《褐土城條令》:
1.嚴禁偷盜建築材料,違者斷指;
2.工程質量實行“物勒工名”,工匠需在自己負責的構件上刻下名字;
3.每周放假一日,允許百姓在新建的市集交易。
當第一個“工程質量事故”發生——一段路麵因振搗不足出現蜂窩麻麵,林楓下令鑿除重澆,負責的石匠被鞭打二十。從此,再也沒有工匠敢偷工減料,連負責攪拌的民夫都學會了用指甲掐混凝土,判斷含水率是否合適。
隔壁村的保長偷偷學走了混凝土配比,回去後卻把石灰和沙子搞反,築出的牆一敲就碎,反而讓褐土城的“神工”之名傳開;一支迷路的鹽商隊路過褐土城,看到平整的混凝土路和堅固的城牆,驚訝得把鹽價降了三成——他們知道,在這種城裡做生意,貨物安全有保障;
黑石寨的土匪頭子摸著探子帶回的混凝土碎塊,砸在桌上:“媽了個巴子!這玩意兒比俺們寨子裡的石頭牆還硬!看來那‘神仙城主’有點門道,得好好合計合計……”
月圓之夜,林楓在新築的城牆上刻下最後一道刻度——這是用環首刀劃出的厘米線,旁邊注著“褐土城高程基準點”。城下,新鋪的混凝土路麵反射著月光,像一條銀色的帶子,將散落的民居連成整體。
胖胖的數據流在城垛間流動:“林楓大人,檢測到城市秩序指數上升至68,居民預期壽命預測延長至45歲。”
“45歲,”林楓望著城中點點燈火,那裡有百姓在新房裡煮麵的香氣,“在這個亂世,已經是了不起的數字了。”他抬手擦去刀上的混凝土粉末,刀刃在月光下閃過冷光——這把曾用於殺伐的兵器,現在卻成了丈量文明的標尺。
喜歡開局被車撞進虛擬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被車撞進虛擬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