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島正賓也保持著行禮的姿勢,似乎看透了他的想法。
被看透的感覺讓徐子寧越發的不爽了。但還有更難受的,就是他發現自己不管最後答不答應似乎都會感到不爽。
因為就算他希望用瀛洲人去消耗敵人,但那些想要軍功的明軍將士卻不會這麼想。
除非這一戰是沒有意義的爛仗,得不到任何功勳,不然沒有一個明軍士兵會願意把主攻的榮譽讓給彆人,更彆說還是瀛洲仆從軍了。
而不答應吧,那到時候主攻損失最大的還是明軍的將士們,而大島正賓所部卻可以輕易的在東線渾水摸魚。
真的是各種意義上的折磨,讓徐子寧咬牙怒道:“行!你夠膽!我答應了!”
被自己人抗議控訴幾句不算什麼,徐子寧可不願意為了這個而放過把瀛洲土著當成炮灰消耗掉的絕佳機會。
而且這還是人家主動來要求的,他也算是滿足對方心願的真·好人了吧?
但不爽也是真的不爽,於是他又咬牙切齒的補充道:“但是我警告你,如果你擔任主攻所獲的戰果不能讓我滿意的話......你那個堂弟的下場對你來說都是種解脫!”
說完就一把推開他,跟著出來的阿忠還狠狠瞪了一眼這個惹少爺生氣的壞家夥。
大島正賓對此沒有什麼反應,隻是保持著恭恭敬敬的姿態,可謂演技十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真名就是大島正賓,隻不過除此之外他還有個華夏名字叫戴正賓,這個名字是被寫進戶籍上的,連他的官憑上都有在用。
所以先前參謀長說的那個另外,其實指的就是他的部隊。
在外使用華夏名字,回家才恢複原名,這在此時的瀛洲上層人中非常普遍。
雖說某種程度上和某位“擅長捉人的高木卡卡”很像,但瀛洲人那種矛盾的思維還是讓它們跟跪得飛快的半島南太陽有些差彆。
使用華夏名字會讓他們在外麵顯得很自豪,但回家了又恢複原名,說是保留自主,不能忘記自己出生的地方。
這種內外矛盾的風格,雖然挺可笑的,但確實是瀛洲上層大部分人的現狀。
而大島正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說能以非大明人身份在明軍中混成將軍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雖說他這個將軍已經被大削過了,以前麾下的滿編下級衛所,被削了一半,而且是總共的人數上削去一半,也就是說綜合起來能打的兵還要更少。
被削的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大島家先前出幾個“很有誌氣”的子弟。
以大島敏直為首的多個大島家族成員,參與了早先的瀛城不祥事件,參與襲擊並殺害了包括瀛城警務總管在內的多名重要人物。
讓大島家顏麵掃地不說,還被之後來替補的宣慰使狠狠打壓,接連搭進去了天文數字般的財富,最後還丟了一堆官憑才勉強保住家業。
甚至連身在明軍中當將軍的大島正賓也不能例外,因為徐子寧口中所說的他的那個堂弟就是大島敏直,而徐子寧沒說出口或者沒注意到的是,還有一個榜上有名的參與者大島正宏其實就是他的親弟弟。
這關係近的,高低也得是個首要嫌疑人,沒有被北司請去喝茶都算祖宗保佑了。
但北司沒插手,不代表就沒有足夠的懲罰。
他現在雖然軍銜沒被擼掉,但麾下的部隊編製直接被削去一半!
少將?他現在還不如上校牛氣呢!上級衛所的上校千戶官,可有八千戰兵打底。
而他現在手下能打的怕是連五千人都不到了......
大島正賓那叫一個氣啊!自己費心費力在軍中打拚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大島家能在軍中有一席之地,能做大做強,再創......好像以前也沒有多輝煌。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努力拚搏的時候,老家的弟弟在給他拖後腿!
而且一拖就把他拖溝裡了,慘得連拚命爬出來的資格都沒有,還得讓他去求!
“巴嘎呀咯!敏直和正宏是吧?等我回去就把你們的香火踹了!”
“還有你們的遺·孀!我全收!然後順便打你們的兒子!”
“庫唆亞羅!這就是你們扯我後腿要付出的代價!”
罵罵咧咧的大島正賓快步走向自己部隊的駐地,接下來他還有場硬仗要打呢,可不敢讓徐子寧失望。
喜歡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請大家收藏:()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