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用專列一路北上,沿途的風景讓徐子寧興致闌珊。
因為確實沒什麼好看的,大明現在還遠沒有達到後世那種繁榮的景象,城市的發達伴隨著城市以外的貧窮。
說貧窮可能也不太貼切,但和高樓林立的帝京城比起來,那些小的村鎮就顯得很有種這個時代該有的古舊樣子。
很多地方甚至隻有電線杆能表現出它們正身處近代,而不是農耕社會。
或者說這個時代都是這樣,在工業時代的早期階段,大良的資源都被傾斜給最關鍵最需要的區域,無暇顧及其他。
隻不過大明似乎顯得更文明,至少帝京城給徐子寧的觀感很不錯。
畢竟在輝煌鼎盛時期的帶嚶,綸燉也是臭烘烘的樣子。
甚至還有名為大惡臭事件,隻能說多少是讓徐子寧固化了某些刻板印象。
比如泰西人以前走在街上打傘,是因為要防止“天外飛翔”砸到頭上。
穿高跟鞋和蓬蓬裙也如此,就為了防止地上的汙穢沾染到身上。
嗯,雖然很難以置信,但有些東西真是讓你想不信都困難。
相比之下,大明已經很不錯了。
至少帝京城一點都不臭嘛!
雖然說第一站是奴爾甘都司,但路上還是有些必須要經停的地點。
就比如朱家的龍興之地,中都城。
也是老朱當年放牛的地方,之後他當了皇帝自然得貼補老家,所以興建了中都。
隻不過這個工程後來爛尾了,畢竟老朱的一廂情願改變不了實際問題,強行在一個並不適合的地方興建起全新的都城,這其中的難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終究不能讓皇家投入進去那麼多的資源浪費,沉沒成本太高辣!
所以,後世的皇家就逐漸把這裡變成了軟禁各種犯錯宗室子弟的地方。
以至於逐漸演變出了個朱家鎮,在鎮上至少有上萬人是姓朱的。
隻不過這些年削減宗室爵位,讓這些人大概跟劉皇叔是一樣的地位。
雖然祖上確實有闊過,但現在混成怎麼樣就真是全都各憑本事了。
胖子來這裡也算是祭祖,認真懷念一下老朱給財主放牛的艱辛過往,接連折騰了好幾天才重新出發。
專列繼續向北,一直開到下一個需要經停的地方——順天府。
當年文皇帝當燕王時的封地,也是他以八百人起兵靖難,最終成就帝業的開端。
嗯……這裡大概也能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龍興之地”吧?
畢竟文皇帝心心念念的太宗,早已經被某個不孝子孫變成了成祖。
隻能說,胖子以成祖稱呼他,多少也是有點不孝了。
不過有一大半的皇陵都在這邊,胖子給其他祖宗說說好話,他們再努努力應該也能勉強拉住憤怒的文皇帝吧……
反正最後還是順利結束了,徐子寧看到胖子完完整整的上車,大概是沒有被暴怒的文皇帝捉住一頓物理教育。
他還知道給大家帶個禮物,當然也有可能是順天府的人本來就比較會,直接給所有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
總之這一路上,巡倒是沒怎麼巡,後麵的車廂卻是裝滿了兩個。
以至於到後麵都裝不下了,隻能安排人押送回帝京內帑去存著。
一路上走走停停,徐子寧也沒注意到底過了多長時間,但當他發現外頭的雪越下越大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快要到地方了。
奴爾甘都司,這裡不但有風雪,也有肥沃的土地和漫山遍野的農田。
隻不過現在的天氣,自然是看不到什麼豐收前沃野千裡的盛況。
但徐子寧看到了更棒的東西,尤其是那些高聳的煙囪和恢弘的工廠,隨便選一座都遠遠比帝京城裡的禦坊更宏偉壯觀。
這些才是大明目前最需要的,每多一座工廠,就能換回更多前線將士的生命。
而在奴爾甘都司的平原上,徐子寧仿佛看見了幾十甚至上百萬將士,因為那無數座正在運行中的工廠,得以安全回家。
看來不管換到哪個位麵都一樣,似乎這裡真的很適合被作為工業中心來建設?
隻不過徐子寧還看到了彆的東西。
許是為了安全,隨著雪越下越大,專列也開始逐漸減速。
讓徐子寧得以透過窗戶,看到這片土地上某些不尋常的事物。
那些工廠跟禦坊不一樣,除了帶鐵絲網的圍牆之外,同時還有軍隊駐紮。
穿著冬季軍裝,肩掛披風還戴著厚皮帽子的明軍,牽著軍犬在工廠內外巡邏。
高高的警戒哨塔上,機槍手旁邊巨大的探照燈總是不斷掃視著各處。
偶爾能看到些衣衫襤褸的人群,被明軍驅趕著在工廠內進進出出。
如此景象,還是在這片土地上。
這讓徐子寧想起了不太好的事情。
他確實不想把明軍跟曰軍比較,但作為軍人的他,真的很難不承認,在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少相似之處的。
雖然自認為不是什麼聖母,但在窗外看到的種種景象,還是讓他感到不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種不適一直延續到抵達目的地,下車之後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襲來的寒風,讓他當場忘記了心靈上的不適,至少剩下全力控製著自己不要跑回車上的艱難。
知道很冷,但沒想到那麼冷!
“我的少爺啊!您怎麼敢就這樣直接下車的呢?!”
穿得厚厚的阿忠追了過來,身後還跟著同樣穿成熊樣的侍女們。
一幫人拿著各種衣服配件就往徐子寧身上裝備,很快也把他整成了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