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向新羅刹宣戰了。
這個重磅消息迅速席卷世界,沒有任何人覺得自己能置身事外。
畢竟世界上最強壯凶狠的兩頭巨獸開始爭鬥之時,連大地山川都會因為它們的爭鬥而崩裂坍塌。
相比之下更渺小的其他人,又怎麼能不被波及到呢?
自認為中立的阿米呼籲和平,帶嚶則很是無恥的譴責大明再次點燃戰火,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至於說帶嚶的老冤家琺國,本來也是想要譴責的。但因為帶嚶先譴責,為了體現出自己跟帶嚶不是一路人,於是就隻是對此事表示關切,並警告所有在大明控製區內的己方公民,提高警惕,注意自身安全。
雖然曾經並肩作戰過,但有些古老仇怨可不是當幾次隊友就能消除的。
還有就是徳子,或者說漢斯。
武德充沛的它們也表示譴責,並且公開表示將援助武器彈藥,還會派遣軍官顧問團前去幫助新羅刹。
除這些大國之外的其他各方,基本上就是小貓兩三隻了,沒啥值得注意的。
其中最值得大明關注的,無非就是隨時可能導致自身被迫兩線作戰的大食。
上一場戰爭中,那差點被大明直接硬生生打穿到地中海沿岸的不堪回憶,讓大食對於大明的“感情”可謂十分複雜。
恨或許是有的,但怕的占比更多。
同時又有點奇怪的依賴,畢竟如果沒有大明這個巨大威脅蹲在旁邊,本來就結構鬆散的它們,可能很快就會真的散開成一個個單獨的部族,屬於是“自爆”了。
所以它們確實需要大明的存在,哪怕在心底裡並不願意承認這點。
就好比當年怛羅斯之戰,確實是唐軍被擊敗了,但大唐卻根本沒有直接因為此戰而丟土失地,反倒是大食停止了東擴,而大唐卻依然保持著對該地區的掌控。
直到……天寶十四載。
而且在那一戰過後,大唐跟大食的關係也並沒有發生實質改變,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關係良好。
大明和大食的祖先,當年可能算是不打不相識,跟此時的情況倒是頗為相似。
在提防之中也要略釋善意,這就是大明目前對大食的策略。
至少在能重創新羅刹之前,這個策略都不會有太大改變。
而大食則是微妙得多,它們表示自己會對事態發展持續關注,同時又光明正大的增派部隊到同大明的邊境附近,對外宣稱隻是單純為了自保,實際想法就難說了。
反正根據北司的調查,大食內部有聲音說要靜觀其變,如果大明兵敗,那麼就出手上去咬一口,如果沒有,那就不動。
這種從心的想法,除了會引得大明陣陣發笑之外,貌似也沒有什麼作用了。
除了大食,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就是總喜歡在後麵指手畫腳,甚至還敢派兵直接插足進來的鄂圖曼。
正所謂:狗中哈士奇,國中)
自行填空,懂得都懂。
它們在搞抽象這方麵真是一絕,雖然沒給大明造成多少實質性傷害吧,但你耐不住它就是喜歡惡心你,膈應你,然後還總是能以此為榮,好像這樣胡亂彰顯存在感就能讓它顯得“很強大”似的。
其實說白了就是,在那個地緣環境下若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就不要亂跳,因為這樣真的很小醜。
這些場外選手過了之後,便是正在熱身的兩位主教練了。
相比起隨時可能爆發的熱戰,藏於水麵之下的戰爭其實早已經悄然展開。
北司在宣戰當天就開展行動,幾乎把身在帝京的全部羅刹人都抓了起來,包括羅刹使館裡的人。
隨後便是一道道密令發出,所有飄揚著日月同輝旗和赤底團龍旗的土地上,都發生著類似的事情。
北司列出名單,軍方和地方配合,抓捕緝拿著任何一個能找到的羅刹人。
找不到也照章通緝,發布懸賞,讓羅刹人無處藏身。
名單上有的就開審,名單上沒有的也要關起來盤問調查。為此北司還專門借了刑部和大理寺甚至各地警方牢房裝人,主打的就是一個都不能落下。
這樣做確實很惡劣,但大明可以說是毫不手軟。
因為羅刹那邊也在這樣做,也是像這樣對待在它們境內的大明人。
當然,雙方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使領館的人可不能真抓,畢竟要是誰敢剛開戰就抓外交官,那影響可太惡劣了。
所以北司隻是請它們來喝茶,真·字麵意義上的喝茶。
在遣返之前,能問出來就問,問不出來像樣的東西也不會用刑。
畢竟,大明自己的使領館人員此時也在羅刹那邊呢,就算是為了自己人考慮,北司也不能輕舉妄動。
……
帝京城,北司昭獄。
與各種傳聞中的人間地獄不同,這其實是座很漂亮的白色水泥建築,外表看上去簡直像是個治病救人的醫院,或者高端大氣的療養院,而不是能止小兒夜啼的昭獄。
但是建築所在的大院子,被一圈風格古樸的紅瓦圍牆環抱,大門口的匾額上清楚的寫著“昭獄”兩個大字,表明了這裡就是傳說中有能力讓“似人”開口的地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納紮羅夫上校,您的履曆看上去非常的讓人欽佩。”
“您是個偉大的軍人。”
昭獄地下的關押區內,原新羅刹駐大明總領館的首席武官,現在的階下囚,納紮羅夫上校,靜靜的看著眼前之人。
這個穿著灰黑色大明軍裝,胸前彆著枚銀色日月同輝章的大明軍官,看上去可以說溫文爾雅、風度翩翩。
但納紮羅夫在看見他的第一眼,便發自內心的不喜歡他。